焦点视觉
公车改革在基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时间 : 2021-12-31 12:3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为合理有效配置公务用车资源,创新公务交通分类提供方式,保障公务出行,降低行政成本。自公车改革实施以来,得到各单位的积极响应,也得到了大部分干部的赞同和认可,更让广大干部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但在基层,尤其是在偏远地区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公车短缺,出行不方便。公车减少,但工作不减,特别是近几年来工作主战场在镇村两级,会议增多了,下村多了,公务员虽有车补,但还不够油费,没有车补的事业编人员就更难了。有的偏远的乡镇,距离县城上百公里,干部也多,但配备的公车少,且当前工作均是时间紧任务重,安排的工作需马上开展,多数干部基本等不到使用公车的机会,可工作不能耽误,为按时按质安量完成工作,只能使用自己的私车开展工作。
二是“私车公用”,经济压力增大。公车改革后,为提高工作效率,形成了私车公用干工作的普遍现象,禁止了“公车私用”,却倒逼出“私车公用”,也增加了没有其他收入的干部的压力。当前工作重心放在村级,会议也多,每星期平均到镇上参加会议,远的村寨,来回跑路,自掏腰包出油费,确实会增加很大的经济压力。
三是分配不平衡,心理落差大。当前各地进行的公车改革有效遏制了“车轮上的腐败”,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刀切”现象,造成了新的问题。同一个单位干同样的工作,有的人每月发放车补,而有的人没有,可能会因车补分配不平衡不科学而出现心理落差,从而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进度。此外,资源分配欠缺对需求和实际情况的考虑,或对同样需要用车的人员“补”不到位,难免会成为留不住干部的一个引发因素。
建议:
一是不搞一刀切。公车改革要以达到车改初衷为目标来改,在加强编制管理和防控违规配车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需求,政策尽量向困难地区有所倾斜,使之成为吸引和留住偏远地区干部的举措之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人才基础。
二是不能一改了之。公车改革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透过叫好与埋怨同在的现象,多问一问一线人员的需求。在监督不被弱化的情况下,保证车改能改得公平,改得到位,车补能补到点上,补对人员,消除不满情绪,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在新征程中不断奋进,全力奋勇挣先建功立业。
三是健全管理机制。在新形势下,要敢于创新,需要科学合理的加以规范和改进公车管理,找到治疗公务用车弊端的“灵丹妙药”,更要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尽量做到公平合理,利益均衡,使改进公车管理工作所得红利真正惠及全体,为完成当前的各项繁重的工作任务提供优良的服务和保障。(从江县加鸠镇:滕星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