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谨防农村劳动力“断层”
时间 :   2021-12-27 21:5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再次指出“三农”工作是国家战略需求,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会议上强调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民增收。十二五期间,经过脱贫攻坚的洗礼,集中力量搞农村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与过去相比,得到明显提升,农村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更多来源于生活环境的改善。但是有些地方农业的转型发展却效果甚微,仍然停留在传统农业的层面。各地也做过多种探索和尝试,但是最终却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既有客观阻碍,也有主观影响。农村劳动力“断层”,人才的缺失,就是主观影响的原因之一。
 
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要政策支持,二是要组织引领,但最终还是要靠群众自身在前两者的支持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帮扶帮扶,就是别人在侧面帮一把,扶一把,而不是谁来代替谁走完脱贫致富的全程,最后坐享其成。现如今,农村年轻劳动力基本都选择外出打拼寻找出路,励志走出大山。农村劳动力出现了“老龄化”、劳动力“断层”问题。新时代背景下,新型农村农业的发展结构就是劳动力+科技+发展模式。劳动力的年轻化,才是解决农村长久发展问题的根本所在。农村劳动力的“断层”,表现在老一辈的经验承接不上,新一代的科学知识又无法运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的发展出现艰难的局面。即便国家和政府投入再多资金,给予再多支持,没有人能够将资金盘活持续变现,仅仅停留在“拨一茬收一茬”的阶段,这样的农民增收是不可持续的,短暂的,自欺欺人的,甚至是浪费资源的。选择年轻劳动力,是因为其劳动输出效率高,文化水平高,易于接受新事物,善于运用数字化的手段推动新型农业农村的发展。特别是在外学习和打拼过的年轻人,方法多,路子广,更容易应对新发展带来的挑战和困难。
 
近年来,基层也一直在探索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道路。比如举办免费的技术培训,邀请技术专家亲临指导等等。这些措施的确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技术培训意在培训务工就业技能,目的在于创造更多就业来提高家庭收入;聆听技术专家讲授的大多数还是村里的老年人,对于农业发展转型的效果十分渺小。如果说促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在发展农村产业,那么发展农村产业的关键就在于“人”,在于年轻劳动力。首先,借换届契机,往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并专项招录或者聘用有志青年直接到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提高农村干部的待遇,吸引人,留住人,保障人员数量。基层组织既要像一个小部门一样职能分明和团结协作,大脑负责运筹帷幄,四肢负责左右协调,明确专人负责专项工作,权责分明。在共谋发展的探索上,又要勠力同心,协商并进。其次,要锤炼年轻劳动力的吃苦耐劳、用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自治能力,让村里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学会思考和承担其带来的后果,学会运用市场规律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等待政府兜底。在产业发展上,政府起到监督和协调的作用,不能以上级领导下级的姿态“要求”发展某一项产业,过度干预村级产业的发展。
 
只有把年轻劳动力吸引进来,聚集起来,农村才能持久发展,实现自我管理,充分激发农村自治组织的主人公意识,寻求自我发展的道路。(剑河县南加镇人民政府:黄元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