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日前报道,消费扶贫,全民参与。国企、央企和民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费扶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目前扶贫产品认定有9万多个,价值9000多亿元。各类市场主体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促进消费带动贫困群众稳定有效脱贫,成为将扶贫产品真正变成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摇钱树”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消费扶贫已经成为助力农民脱贫致富的一种实实在在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各地的大中小企业在消费扶贫中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主动出资认购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农产品,缓解农民农产品“销售难”的压力,千方百计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助力农民早日脱贫,使他们在小康路上“不掉队”。企业的这些“爱心举动”,让直接受益的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据报道称,今年5月份,国家国资委组织启动中央企业消费扶贫专项行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推动中央企业加大扶贫产品采购力度的同时,搭建了中央企业线上消费扶贫电商平台。截至8月底,央企今年的消费扶贫金额已达39.21亿元,既为消费者带来央企精选的特产好物,也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贡献了央企能量。就全国而言,财大气粗、经济实力雄厚的“央企”,确实在消费扶贫中发挥了表率带头作用,值得称道和赞美。由此说来,企业在消费扶贫中并非“短期行为”和“权宜之计”,而是大有作为、大有文章可做。
今年是全国脱贫的“收官之年”。各地都在紧锣密鼓、集中力量搞好脱贫攻坚的扫尾工作。有的为了完成脱贫任务目标,让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尽快达到脱贫标准,而采取集中“送钱送物”、“急于求成”的简单做法。这是不可取的。就拿“消费扶贫”来说,也不是单指向贫困群众出资定购农产品、肯于出钱买东西那样简单从事。应该在以下方面主动作为:
一是发挥企业人才、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帮助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兴办一些农业产业和涉农企业,并根据市场需求,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孵化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产品,拓宽农民就业创业空间,让他们有事干、有钱赚,安居乐业搞生产,脚踏实地奔小康。二是企业要主动对接贫困地区,建立名副其实的“扶贫车间”,或建立永久性的帮扶“联系点”和重点“联系户”,健全完善服务体系,帮助农民搭好“线上平台”和“带货直播”,并发挥农村电商作用,随时掌握农民群众的需求,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帮扶。尤其是对那些刚走出困境、脱贫摘帽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不可“不闻不问”或干脆“撒手不管”,要认真做好扶贫帮困的“后半篇文章”,甚至“永久性文章”。千方百计防止“返贫”。三是企业可结合有关部门派出技术人员进驻贫困地区,协助搞好农业技术培训,不断对农民群众进行“思想充电”,在“智力扶贫”上下足“绣花功夫”,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彻底消除“等靠要理直气壮、我们贫困不丢人”的那种消极依赖、懦夫懒汉的庸俗观念,帮助他们牢固树立起自力更生求发展、艰苦奋斗谋幸福、回报国家感党恩的坚强斗志,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内动力”,在洒满阳光的小康路上豪情满怀、砥砺前行、永不掉队! (许贵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