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4月18日《经济日报》报道,商务部等9部门近期出台《关于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的若干措施》,这一涵盖扩大优质家政服务供给,鼓励拓展新兴服务领域,推动家政与养老融合,加强人员培训,并解决家政服务信用等22项举措的政策,旨在将家政服务的“小切口”转化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大支点”。
为何要如此重视家政服务的升级发展?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双职工家庭日益增多,人们对家政服务的需求不断攀升。然而,当前家政服务市场却鱼龙混杂,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家政人员素质高低不一、服务标准不够规范等问题大量存在,这使得消费者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也制约了家政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家政服务行业连接着千家万户,与基层治理息息相关。优质的家政服务能够减轻家庭的负担,让家庭成员尤其是双职工能够更好地投入工作和社区事务中,同时规范的行业发展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区关系,成为基层治理的一个重要助力。
笔者认为,要实现将家政服务的“小切口”转化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大支点”这一目标,同样需要多管齐下。在“管”方面,相关部门应建立家政服务的统一标准和规范体系,让家政服务的各个项目都有章可循,像服务时长、服务质量评估、人员资质等都要有明确的标准;应强化对家政服务企业的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服务欺诈等不良行为,提高行业门槛,淘汰不合格的企业,保障消费者权益;应建立家政服务人员和企业的诚信档案,对不良行为进行记录,让消费者能够放心选择。在“促”方面,应加大对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通过职业培训、技能竞赛等方式,培养高素质的家政服务队伍;应推动家政服务行业的创新发展,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模式,如线上预约、智能家政设备的使用等,提高服务效率;应加强宣传引导,让社会大众正确看待家政服务行业,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人投身这个行业。
家政服务升级是一面反映社会需求与发展现状的镜子,既照见行业乱象下的种种问题,也映射出基层治理对家政服务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只要能管好市场乱象,促进服务升级,定能让家政服务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支点”作用。(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