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AI课程变“韭菜田”?警惕以爱为名的新型养老诈骗
时间 :   2025-03-19 13:0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文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当“AI速成班”“躺赚理财课”的广告精准投送到老年人手机屏幕时,一场针对银发族的新型诈骗正在悄然蔓延。据中国之声,3月17日报道,“时间短”“价格低”“能赚钱”,从编程到人工智能AI全部包教包会,层出不穷的网络课程吸引着渴望自我提升的人群。一些退休在家的老人也十分渴望“拥抱”新技术,却成了社交平台某些不良网络课程收割的对象。那些宣称“三天学会AI绘画”“月入过万”的虚假课程,正将老年人积攒的养老钱,变成资本围猎的“韭菜田”。


诈骗分子深谙老年人心理弱点,将话术包装成“子女孝心工程”。某案例中,骗子以“给父母买学习机会”为由,诱导子女扫码支付数万元课程费;更有甚者伪造“子女求学简历”,利用老年人对数字技术的陌生感实施精准诈骗。这些课程多采用“饥饿营销”策略:先以免费试听课吸引关注,再通过AI生成的“虚假学员案例”和“专家连麦”制造焦虑,最后以“限时优惠”“名额有限”等话术逼迫老人冲动消费。


当前AI教育市场存在三大乱象:一是资质造假,大部分的AI课程运营方未取得教育培训资质;二是内容注水,某平台抽查的100门AI课程中,大多数的实操内容抄袭开源代码;三是售后失联,超六成学员投诉后无法联系到授课教师。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平台故意利用算法推荐机制,将高风险课程精准推送给老年用户,形成“信息茧房”中的“杀熟”闭环。


破除这场骗局需要构建“技术防御+人文关怀”的双重屏障。在技术层面,应建立AI教育广告“适老化“审核机制,强制要求课程推广标注风险提示;在制度层面,需完善《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设立“AI课程冷静期”,赋予老年人7天无理由退费权。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代际信任纽带——当子女主动为父母筛选优质课程,社区开展“智慧银发”培训,才能从根源上斩断诈骗链条。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不应成为资本牟利的遮羞布。近日,教育部联合公安部已启动“净网护苗”专项行动,重点整治AI教育领域乱象。这启示我们: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唯有将技术创新置于人文关怀之上,用制度刚性筑牢安全防线,才能让科技真正成为造福老年人的“金色夕阳”,而非资本围猎的“黑色陷阱”。当全社会携手为老年人筑起防诈防火墙时,那些打着“爱”的旗号的骗局,终将在阳光下现出原形。(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