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全面洞察政策指引,把好产业发展良方
时间 :   2025-03-05 10:0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潘存来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指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因此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乡村发展的每一寸土地。如何洞察产业发展新局,全面把好乡村产业发展良方,成为基层亟待思考的关键问题所在。


全面把好乡村产业良方,需洞察市场需求,锚定产业方向。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乡村产业想要站稳脚跟,必须精准洞察市场需求。基层干部要深入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喜好与需求变化趋势。通过线上大数据分析、线下实地走访等方式,掌握农产品市场的供求信息。比如,当下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健康的农产品需求日益增长,基层就可以引导村民发展绿色种植、养殖产业,生产无农药残留、无污染的农产品,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挖掘特色产业,并将其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动力。


全面把好乡村产业良方,需强化科技赋能,提升产业效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乡村产业发展而言,更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基层应积极引入先进的农业科技,推动产业升级。在种植领域,推广智能化种植技术,利用传感器、无人机等设备,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调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比如:通过传感器监测土壤的湿度、肥力等指标,自动控制灌溉和施肥,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农产品加工环节,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将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制成罐头、果脯、果汁等产品,不仅延长了农产品的保存期限,还能增加其经济价值。此外,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让农产品直接对接市场,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民的收入。


全面把好乡村产业良方,需培育多元主体,激发产业活力。乡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类经营主体的参与。基层干部主要工作任务要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提供政策咨询、技术培训、资金支持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合作社规范运营,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全面把好乡村产业良方,拓展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要利用乡村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农家乐、民宿等旅游设施,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可以体验农事活动,品尝农家美食,购买特色农产品,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通过产业融合,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还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全面把好乡村产业良方,打造特色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品牌是产品的灵魂,是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基层要注重乡村产业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影响力的品牌,挖掘农产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通过品牌包装、电商平台宣传推广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任重而道远。基层要以文件精神为指引,立足乡村实际,勇于创新,积极探索乡村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把好产业发展良方,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让乡村的明天更加美好,让农民的生活更加富足。(贵州从江县统计局:潘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