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施意见》,亮剑作风顽疾,要求以集中整治破除积弊,用常态教育筑牢防线。中央纪委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国查处违反八项规定问题1.6万起,处理2.2万人,但仍有干部心存侥幸。作风建设已进入“深水区”,既要保持高压态势以霹雳手段斩断积弊,更需培育文化自觉涵养政治生态,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闭环机制,让清风正气成为常态。
以制度刚性,构筑“不敢腐”的堤坝。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全会上指出:“纪律建设既要治标更要治本。”某省推行的“四色预警”机制颇具启示:当系统监测到异常公务消费,立即触发红色警报并冻结相关账户,纪检人员在24小时内启动核查程序,三级纪检部门联动处置确保七日内形成完整案卷。这种“数据预警—分级处置—终身追责”的闭环管理,使该省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42%。实践表明,制度的生命力不在于条款的严苛程度,而在于执行的刚性强度。正如治水之道,既要筑堤束水,更要疏浚导流,让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高压线。
以文化浸润,培育“不想腐”的自觉。北宋大儒程颢曾言:“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某市推行的“家风润廉”工程颇具创新:干部家属需定期撰写“廉政家书”,参与沉浸式情景党课。三年间,该市党员干部主动上交礼金逾千万元,公务宴请支出锐减。更具启示意义的是,该地将VR技术融入红色教育基地,让党员干部在虚拟场景中体验“半条被子”的故事,这种具象化教育大幅度转化了廉政认知。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在此得到现代演绎,如将《周礼》“六廉”标准转化为干部考核指标,使“廉善、廉能”等古训焕发现代生命力。
以系统思维,在“破立统一”中构建长效机制。某央企创建的“廉洁健康指数”颇具样本价值:该体系将业务招待费压缩率、信访举报趋势等12项指标量化赋分,与干部任免、绩效考核深度绑定。运行两年间,企业营销成本下降而市场份额逆势增长,印证了“严管就是厚爱”的治理哲学。这种“教育筑基—科技赋能—制度固本”的闭环设计,暗合中医“扶正祛邪”理念,既有刮骨疗毒的制度刚性,又蕴含固本培元的文化滋养。
作风建设如弈棋,落子谋势;似种树,深根方能叶茂。从“四色预警”的精准破局,到“廉洁指数”的系统施治,实践证明:唯有将“雷霆之势”的刚性约束与“春风化雨”的柔性教化熔铸为治理闭环,才能让中央八项规定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为党的自我革命注入持久动能。(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