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提升边疆地区医疗服务水平的伟大征程中,浙大邵逸夫医院三平移正不断结出丰硕成果。近日,浙大邵逸夫医院护理专家杨丽黎来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开展为期两周的专项帮扶工作。她通过系统调研、项目指导、体系构建及人才培养,为当地护理事业发展注入专业动能。
全面深入调研,改善管理制度
杨丽黎抵院后,立即深入临床一线,通过实地走访、人员访谈、流程梳理等方式开展全面评估。依托其丰富的三甲医院管理经验,系统梳理出护理管理与教育领域的22项改进建议,涵盖制度建设、流程优化、人员培训等多个维度。相关建议直指护理文书规范缺失、临床带教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后续改进提供明确方向。
指导CQI项目,引领质量提升新路径
在持续质量改进(CQI)专项推进中,杨丽黎对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30项在研护理课题进行逐一点评。从选题方向、研究设计到实施路径,逐一提出优化意见,重点强化循证护理思维和科研规范性。通过示范项目指导,帮助护理团队建立"问题导向-数据支撑-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闭环,推动护理质量标准化建设。
凝练护理愿景、使命与价值观
杨丽黎说:“医院除了有整体发展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护理团队也需要有自己的灵魂。”
针对护理团队建设需求,杨丽黎牵头制定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护理发展纲领性文件,明确"以患者为中心、以专业为基石、以创新为驱动"的护理愿景,确立"精准护理、人文护理、全程护理"的核心使命,构建"安全、专业、协作、仁爱"的价值观体系。该体系将作为护理品牌内核,不仅能明确护理工作的方向,也能让护理人员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团队凝聚力,规范护理人员职业行为,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开展分层培训,促进护理人员多方发展
在人才培养方面,杨丽黎实施差异化培训方案:针对护理管理者开设《转型领导力》工作坊,通过情景模拟强化团队管理效能;对临床带教老师开展教学技能专项培训,引入"目标导向教案设计""床旁教学标准化流程"等实用课程;为临床护士定制《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解析专科护士、护理教育等多元发展路径。针对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协调引入线上教育资源,建立"掌上课堂"灵活培养模式。
"杨老师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帮扶,更是管理思维的革新。"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副院长黄美丽说。此次帮扶工作不仅引入先进护理理念,更通过制度优化、人才培养、文化塑造形成可持续改进机制。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护理部表示,将分阶段落实专家建议,持续深化护理内涵建设,力争实现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双提升。
专家简介
杨丽黎 Ph.D, 主任护师、 博士生导师 、美国护理院院士
• 2000年获菲律宾爱德华大学护理学士学位、2008年获美国罗马琳达大学护理教育硕士学位,于2016年获美国罗马琳达大学护理博士学位;
• 曾任邵逸夫医院护理教育部主任及磁性医院认证项目主任,曾援 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护理教研室主任、任护理部副主任;
• 浙江大学医学院护理系博士生导师,杭州师范学院、湖州师范学院护理硕士生导师;浙江中医院大学国际护理研究生导师;
• 浙江省护理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护理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美国护士专业发展学会成员,中国医疗 国际促进会护理分会对外交流组副组长;
• Nursing Education in Practice和护理与康复等杂志编委, 中华国际护理期刊、中华医院管理、Nurse educator today,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Journalof Clinical Nursing、BMC等杂志审稿专家、发表中文核心期刊文章100余篇, SCI19篇。(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张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