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政治,比忠诚,提升政治素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暨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重要决策部署等内容作为领导干部学习的首要任务,不断提升干部政治素质修养。以党建引领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和干部集中学习会议,不断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基层工作实践的能力。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开展“机关干部头脑风暴”以及“思想要提升,我该懂什么”等专题学习计划,重点学习党章党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业务知识等不断提升干部政治素养,并同步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擂台大比武,能力大提升”不断提升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确保以充足的知识储备应对“本领恐慌”。
讲标准、比质量,提升工作水平。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贵州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州委、县委工作要求,坚持把学习作为干部成长的“必修课”,不断解锁干部成长“新密码”,要求干部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坚持不懈用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采取“领导干部引领学、红色教育辅导学、周一例会组织集中学、干部职工主动学、联系实际深入学”等方式,不断补足精神之钙,促使党员干部做到学思践悟、融会贯通,确保学出忠诚奉献、学出使命担当、学出能力水平。
讲服务、比情怀,提升办事效率。坚持周一工作例会、专题会、现场会落实督导制,成立仁里乡督导督查专班,建立健全“日督促、月调度、季评估、年总结”工作机制,让工作形成闭环,给干部画出“时间表”“路线图”,建立职责清单、任务清单,逐项细化实化落实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限要求,推动工作落实。同时,通过纪律建设,强化领导干部、乡村干部落实执行力、服务能力、纪律意识,全面促进作风提升和发展质效。
讲创新、比成效,提升工作激情。创新是动力、是活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激发工作热情,更好为群众工作。借鉴“枫桥经验”创新“五在网格”机制,推行民情在网格、服务在网格开展、问题在网格解决、矛盾在网格化解、满意度在网格提升,有效提升基层组织力。把党组织建立在网格上,共同助力乡村发展。同时仁里乡制定《干部积分管理办法》,将积分与绩效考核相挂钩,激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提升群众对基层工作的认可度和信任度,更为群众解决了急难愁盼的问题。
讲奉献、比担当,提升自我价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自觉做勇于担当的不懈奋斗者,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树立创先争优意识,事事争先进,提升自我价值。(仁里水族乡人民政府:胡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