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的发展进程中,社区干部作为连接上级部门与基层群众的关键纽带,其与上级部门的协调能力至关重要。有效的协调能确保政策精准落地、资源合理配置,从而推动安置社区持续稳定发展,让搬迁群众真正实现安居乐业。那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干部该如何提高与上级部门的协调能力呢?
一要加强政策学习,明晰工作方向
深入理解上级政策是社区干部与上级部门有效协调的基石。许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在发展初期面临诸多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区干部对相关政策领会不深。例如,某安置社区在产业扶持政策的落实上,由于干部没有准确把握政策中关于产业选择、资金扶持力度及后续保障等规定,导致引进的产业项目与当地实际情况不匹配,不仅未能带动群众增收,还造成了资源浪费。
安置社区干部如果能积极组织政策学习活动,定期邀请上级部门政策解读专家进行培训,深入钻研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准确把握政策中关于就业帮扶、教育支持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要点,在与上级部门协调过程中,就能够精准对接需求,争取到了大量资源,为社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因此,安置社区干部要养成主动学习政策的习惯,通过参加培训、阅读文件、请教专家等方式,将政策精髓内化于心,在与上级部门沟通时做到有的放矢。
二要建立有效沟通机制,保持信息畅通
顺畅的沟通是协调工作的关键。一些安置社区由于与上级部门沟通渠道不畅通,导致信息传达延误或失真,影响了工作推进。比如,某社区在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时,由于没有及时与上级部门沟通,不了解上级关于环保资金申请的流程和要求,错过了申请时机,使得整治工作进展缓慢。
如果建立了完善的沟通机制,不仅安排专人负责与上级部门对接,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了实时沟通平台,如微信工作群、政务APP等,在项目申报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进展、反馈问题,上级部门也还能迅速给予指导和支持。
三要提升专业素养,增强协调底气
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能让社区干部在与上级部门协调时更有说服力。以社区规划为例,若社区干部缺乏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专业知识,在与上级部门商讨安置社区建设方案时,就难以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安置社区干部要懂得专业素养的重要性,积极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学习社区管理、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在参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时,才能凭借专业知识,提出科学合理的布局方案,也才能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并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
四要强化团队协作,汇聚协调合力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工作涉及多个领域,需要社区干部团队协同作战。在与上级部门协调时,团队的力量往往大于个人。比如,某社区在争取教育资源时,仅靠负责教育的干部单打独斗,效果不佳。后来,社区成立了专门的协调小组,由负责教育、民政、宣传等不同领域的干部共同参与。他们分工协作,收集社区教育现状、群众需求等多方面信息,形成了详细的报告向上级部门汇报。最终成功争取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引入,改善了社区教育条件。
这说明,安置社区干部要注重团队建设,强化团队协作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内部沟通与交流,形成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在与上级部门协调工作时,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力量,提高协调效率和质量。
总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干部提高与上级部门的协调能力,是推动社区发展、保障搬迁群众福祉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加强政策学习、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提升专业素养和强化团队协作,才能更好地与上级部门协同合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从江县生态移民局: 马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