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滇红第一村——安石村,位于凤庆县凤山镇北部,距县城6公里,辖23个村民小组,有汉族、彝族、白族等11个民族,共814户农户3391人,其中:少数民族509人,占总人口的15%。2022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万元。
近年来,凤山镇安石村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给云南省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成立了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强化经费保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联盟共建促发展,同心筑梦一家亲”为创建主题,抓创建、促发展、强治理,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以文化为魂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东南各省的主茶区由于临近战区茶叶企业无法正常的生产、加工和销售。1938年,中茶公司委派冯绍裘先生到安石村采摘和试制成功了第一桶滇红茶,开创了用大叶种茶制作滇红茶的先河,成就了凤庆是滇红之乡的美名。作为滇红茶发源地的安石村,因此被称为“滇红第一村”。
安石村抢抓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推进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建成滇红活态博物馆,既是安石村的文化传承主阵地,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记述滇红茶作为抗战茶、爱国茶的历史故事,传承滇红茶文化。滇红茶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出口创汇换战略物资支援抗战;建国初期出口换钢材投身新中国建设;60年代出口创汇偿还苏联外债;改革开放中成为外交礼品茶;新时代又是各族群众脱贫攻坚致富茶和乡村振兴茶。滇红茶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践行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
安石村以滇红活态博物馆为主要载体,推进各族群众文化交流互鉴,增进文化、心理、情感认同与文化自信,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关于滇红活态博物馆记述的有关历史文化故事,专题片《翠兰奶奶的滇红记忆》入选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优秀教材。
以文旅为脉
以抢抓文化记忆为着力点,结合产业发展等基础优势统筹谋划,大力发展旅游融合产业。建设茶花谷旅游景区,业态主要以儿童娱乐、茶园茶花观光、休闲交往交流体验为主。配置民族特色美食广场,民族文化舞台,定期举办文艺演出、举行篝火晚会、打歌等民族文化活动,展现和传承民族文化。建设科技馆、农家乐、招待所、茶叶初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习所等大批文旅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逐步完善旅游产业要素,最大限度满足团体、自驾、亲子等不同形式旅游人群。
各族游客到滇红第一村,可以在滇红活态博物馆参观学习滇红茶历史文化和茶马优秀传统文化,沉浸上世纪50、60年代爱党爱国情怀,体验历史制茶工艺,感受滇红茶历史文化;可以在茶花谷游乐游玩,在观景台、观光廊道观赏特色民居和茶园景观,感受各族群众建筑文化和互嵌共居、和谐共融的景象;可以在民族文化舞台,感受并参与体验各种民族文化活动;可以在星级农家小院体验“土味”美食,感受地方民族美食文化,比如:杀猪饭等;可以在科技馆体验科技项目,感受伟大祖国的科技发展进步。
安石村以滇活态博物馆、茶花谷、科技馆为主要载体,以“茶花节”为主要活动品牌,在旅游和文化鉴赏中促进县内外乃至国际国内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增进各族群众友好往来和相互认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安石村2022年被认定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村,普及率达100%),彰显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2022年,安石村景区累计承接游客10万人次,带动村民增收1000多万元,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安石村先后被评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以产业为本
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凝聚各族群众,充分挖掘和发挥各族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协商、共想举措、共克难关、共创未来。推进“六园共建”,绘就安石村“房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美丽画卷,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农民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开启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 “加速度”。
建设绿色茶园。总结推广“12335”茶产业基地管护标准,对高优生态茶园进行管理。抓住凤庆县“全国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创建机遇,引导群众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集成使用太阳能杀虫灯、黄色粘虫板等绿色防控技术,实现零农药、零化肥,推动茶叶产业向优质、绿色、有机发展。全村共发展高优生态茶园6664亩,认证有机茶园1618亩,总产值达3000多万元。
建设多彩果园。推动农村产业绿色转型,发动农户在房前屋后、坑塘四旁、茶园地埂培育种植核桃树,并在规划地块集中连片栽种千亩果园(樱桃、甜脆李、杨梅、山李子)。在补充村庄绿化空白,扮靓村庄底色的同时,创造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新局面。全村共有果园面积4000余亩,泡核桃面积11782亩。其中核桃投产面积5200亩,产值达1900万元以上。
建设美丽花园。安石村搭建农户与企业利益联结平台,成立茶花专业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天诚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茶花产业。目前已建成茶花基地130亩,发展茶花品种300多个3.2万株,提供就业岗位50多个,带动600户农户种植茶花,户均年收入达1万多元,建成“美丽经济”。
建设有机菜园。结合污水治理、厕所改造等政策部署推进,引导农户将经过三级处理的粪液、沼液等有机肥料用于房前屋后菜园浇灌,打造绿色有机“菜园子”。全村50%以上农户家有菜园,在实现蔬菜自产自销的同时,传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建设洁净家园。把以规立德作为乡村善治、善美的根本,通过发挥村规民约积极作用,引导村民树立健康、绿色、清洁家庭新理念,家家户户建成房前屋后有花草树木、庭院布局合理美观、室内干净卫生、物品堆放整齐、门前清洁通畅的洁净家园。
建设休闲乐园。以14.49公里核心环线串联茶花谷、南门牌坊、滇红活态博物馆、望城关4个关键节点,将文旅融入到产业发展中,将产业建设在休闲乐园上。
以联盟为基
以安石村为中心,结合周边落星村等4个村地域相连、民风相近、文化相融、发展互动的特点,组建“滇红第一村”党建联盟,成立滇红第一村党委。滇红第一村党建联盟探索出了“1+5+N”的基层治理模式(1个党建联盟+5个村党支部+N个五级网格),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村规民约,促进“三治”融合。通过“积分管理+评先奖优”等多种方式,激发各族群众的主动性和创新活力,凝聚各族群众力量,充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安石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安石村2021年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并先后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7项国家级殊荣。安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完全得益于党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安石村各族儿女知道这要感谢党,也将用实际行动切实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创建中发展,在发展中创建,更高质量打造“春夏有茶采、秋冬有果摘、四季有花卖”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图文:灵锋、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