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 (新疆农业大学:侯伟伟 / 摄影:刘宇)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精心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新疆农业大学托万克拜什艾日克村“访惠聚”工作队以“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为抓手,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以实际行动,教育引导广大村民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自觉性,共建各民族之间和睦共处、和谐发展美好局面,为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夯实基础,构建民族团结联谊平台
(一)理论先行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通过村民夜校、升国旗、入户走访、“草根宣讲员”宣讲、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开展宪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宣传教育。不断深化各族群众对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的正确认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树典型,聚先进,全面打造民族团结传播阵地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典型模范的树立,将我村打造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嵌入式民族团结示范户2户。在“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交流交往中,涌现出一批心贴心交往的典型事迹。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林丽老师为她的贫困户亲戚购买电动三轮车,拓宽就业渠道,每天拉客有了固定收入。除此之外林丽老师帮助亲戚申报建造富民安居房、装修房屋、安装热水器,为他的儿子购买学习用品等,还邀请亲戚一家到乌鲁木齐做客,给两家孩子创造相互沟通交流的机会,增进亲情,将心贴心的交流传承至下一代。
李钧梅老师的亲戚是贫困户亲戚左然木·木扎帕尔,李钧梅老师看到亲戚家里的穷困急在心里,她为亲戚的小儿子阿里木找工作,让他有稳定的收入;在阿里木眼睛受伤时,帮他订购火车票、资助1000元手术费,陪他治疗;广泛调动自己的社会资源帮助亲戚将自养的300只鸡全部售完……李钧梅始终坚守初心,全心帮扶助脱贫,暖心关爱解真困。
排忧解难,凝心聚力服务群众
(一)以文化润疆为抓手,巩固民族大团结
借助升国旗、村民夜校、“冬季攻势”等多种形式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充分利用办公走廊、会议室等空间场所,让“空白墙”变成“团结墙”,积极利用学习活动宣传栏、“民心栈道文化长廊”、“民族团结示范户”等载体丰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载体和方式,组织党员、村干部赴阿瓦提县、阿拉尔市、邻近乡镇等地观摩学习民族团结示范点。
开展“文化大讲堂”,对全体村民分批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会,带动农民“讲习所”、“草根宣讲员”在村中开花结果。结合乡土人情,用民言民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挖掘乡村文化,丰富中华文化内涵。
(二)统全局抓细节,凝聚民心是根本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组织结亲村民3批180人次前往乌鲁木齐探亲,结亲干部带领村民开阔视野,感受真情,在活动中同交流共进步。
大力开展国语培训,促进工作队与村干部在帮带中增强交流和帮带效果;加强科技培训,结亲干部、专家教授,深入田间地头、村落庭院,开展种植养殖技能培训,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人才优势,广泛调研,因地制宜,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发展动力。
举办“80、90”后青年和妇女专题学习班,积极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回馈家乡”社会实践、中小学生“假期小课堂”等活动,大力宣传党的各类惠民政策、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将培训教育会作为传播先进理念、现代文明生活和致富增收的大讲堂,提升了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心贴心、面对面,助力脱贫攻坚
组织工作队员、“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干部教师与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一帮一”帮扶,制定帮扶措施,并逐一落实到位。动员帮扶干部为贫困户装修房屋、美化庭院、改造水电等,特别是针对条件较差贫困户,优先安排责任心强、有经济实力、热心奉献的干部教师作为帮扶责任人。
挖掘社会资源,推进转移就业、筹建小型畜禽加工作坊、购买客货两用电瓶车助创业、购买储肉冷柜助销售土特产、购买饲料助牛羊过冬、协调拓宽渠道助就医、募集生活物资等各类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解决困难,提高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