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改革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吹散了陈旧的迷雾,为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如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矗立起新的里程碑。
锚定政治舵轮,引领改革破浪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守正与创新如改革之“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改革无论怎么改,都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人民立场、保持战略定力。也要敢于创新,勇于打破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束缚,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拓宽视野和思路,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切实推动各项改革举措相互促进、协同配合、相得益彰。
秉承人民至上,共襄改革发展丰硕果。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回首过去,从农村“厕所革命”到城市垃圾分类,从防治“小眼镜”到推进清洁取暖,一件件民生“小事”融入国家发展顶层设计,成为改革发力点、落脚点,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展望未来,深化改革要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确保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制定政策、推动工作时,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确保政策符合群众利益,凝聚起持续向前的磅礴力量,使改革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勇涉改革险滩,彰显无畏勇气和魄力。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户籍制度改革冲破城乡壁垒,全面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区分,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延续半个世纪的劳教制度退出历史舞台……面对一项项议论多年、久推不动、牵涉深层次调整的改革,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破局开路,破藩篱、扫障碍,推动实现历史性变革。面对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农村生产关系亟需新的调整,党中央以四两拨千斤之力,通过“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的重大创新,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潍坊市奎文区梨园街道:渠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