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反映福建宁德坚持35年践行“四下基层”促发展见实效的有关材料上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践行党的宗旨、矢志为民造福,是“四下基层”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学习运用“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实实在在解决群众的烦心事。
转党的声音为群众声音,让政策宣传深入人心。干部,干字当先。广大党员干部作为宣传党政策、方针的第一人,要真诚地与群众交流,让政策从“文件”到“田间地头”,从“纸上”到群众“心上”,这样政策才能更好地实施、落地。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要创新方式方法,践行多次“敲门行动”,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党的政策方针讲清楚、说明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说真实的话,讲准确的话,用真诚打破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纱窗”,着力实现党的政策深入人心。
转问题清单为实效清单,让调查研究事事关心。想要解决好第二批主题教育中发现的各类难题,就必须深入基层一线,切实从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狠抓工作落实。党员干部要“迈开步子”“放下面子”,带着“问题”找“答案”,深入矛盾多、意见大的地方去听真话,走进寻常百姓家中看真事,下沉田间地头取真经。在调研过程中,党员干部要全方位、多层次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通过多问、多看、多观察了解群众的诉求。系统梳理重点难点、关键紧迫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
转群众上访为干部下沉,让信访接待消除烦心。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党员干部要变“等待群众来访”到“下沉群众接访”,主动走出办公室,下到基层一线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在处置信访工作过程中,决不能把信访当作一种负担,不能踢皮球似的将矛盾推诿,要切实站在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牢牢维护住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要对信访问题做到及时化解,对于疑难杂症,要做到时限明确,全程跟进,及时掌握进度并反馈给群众,让群众放心。
转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让现场办公顺应民心。深入一线干实事、现场办公抓落实,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举措。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践行“现场办公下基层”制度,将办公地点设在群众的家门口,在田间地头。紧紧围绕群众所需,改革所急,民生所盼的问题,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就业、社保、医疗、社会治安等方面着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销号划账”的方式为群众解忧除难。同时要简化服务流程,一站式受理群众事项,就地就办,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计划乡人民政府:韦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