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这样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收到实效。”群众是基层干部成绩评判的最好的“阅卷员”,群众的意见是基层工作结果反馈的“一把最好的尺子”,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搭建起一座“连心桥”,情真意切听民意、顺民心、办实事,真真正正地做一名人民群众的“好干部”。
密切联系,和群众面对面。人民心声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只有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不断丰富和拓展联系群众的渠道、方式、内容,正确使用好工作平台,同时注重实效,切忌形式主义,才能确保每一项工作的落实掷地有声。切实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植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和群众面对面的沟通,是最真实和密切的沟通交流方式,问民情,听民困,才能解民忧,才能够更直接了当的了解到群众内心最真实的希望和渴求,为群众办实事,增进人民群众福祉,提高办事效率,让基层工作更加暖心、走心。
三思后行,做事要常想群众。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格。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明确,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绝不能用来为自己谋取私利,这是党员干部必须坚持的行为准则。要自觉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做事常想群众,才能保证权力运用廉洁高效,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办好实事,一切工作为了群众。唯有在工作中把人民挂在心间,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践行宗旨,就是对人民饱含深情,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为了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坚定依靠群众,一心一意为百姓造福,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要做到精准服务、供需对路,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办好事、解难题,秉持以人民至上、人民为中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获得感、幸福感,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服务在身边,成果在眼前。(剑河县岑松镇人民政府:杨梓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