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执法动态 >
执法动态
人才培育应多“播种”少“抢收”
时间 :   2023-10-26 11:5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近年来,人才竞争日趋白热化,各地纷纷出台人才聚用优惠政策,优化人才环境,壮大人才队伍,但不少地方人才工作方式单一,人才政策“含情量”“精准度”不足,存在“重外轻内”“重引轻培”“重用轻管”倾向,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应不断优化人才政策,到多“播种”少“抢收”,推动人才培育“遍地开花”。
 
忌盲目“引才”,变“重外轻内”为“内外并举”。“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要纠正“花是墙外的香,月亮是外面的圆”的思想偏差,在人才发现、挖掘中不能总是“眼睛向外”,认为“捡到篮子里就是菜”,先占为己有再说,是才就引、见才就抢、遇才就挖,忽视对本乡本土或本单位内部人才的挖掘、培育。要突出急需实用原则,精准定位本地产业及发展实际,按需引进技能型、适用性人才,要注重让外来人才和本土人才同场竞技,用实绩来评价人才、激励人才,避免重外来轻本土,加强对本地区、本单位人才重视力度,发挥本土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贡献基层的“人熟地熟”先天优势,结合其履历、专业、爱好等专长优势,安排“学能所用、人岗匹配”的发展平台,并平时工作生活中,注意调动本土或本单位内部人才的积极性,谨防招来“女婿”,忽略“儿子”。
 
忌低效“育才”,变“重引轻培”为“引培并重”。“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温室里长不成参天树,花盆中栽不出万年松。人才工作不能只靠花重金去挖人才,甚至喜欢从别的地方挖人,“割别人的韭菜”,在人才培养上“鼠目寸光”,对人才引进后的培育培养重视力度不足,舍不得也不愿意花本钱,只会加速人才流失,造成“抢人大战”愈演愈烈和“无人可挖”“无人可用”并存的窘境。人才的培育,既需要“甘霖雨露”的滋养,更需要“疾风骤雨”的洗礼。坚持以培为主,以引为辅,强化对引入人才的跟踪培养,加强本土人才培养,着力搭建人才成长的“大舞台”,教育引导各类人才尤其是青年干部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招商引资等一线“练兵场”接受淬炼。要以“因材施教,分类施策”的精细化理念,根据人才专业特长和个人志向,为他们量身定制“成长套餐”,以激发“成才潜能”提升“成才效能”。
 
忌无效“留才”,变“重用轻管”为“用管并进”。“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引才留才必须坚持事业至上,从心底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给予人才事业上充分的自主权,让广大人才有更多资源、更广空间去创新创造、施展才华。不能把人才工作当作“一锤子买卖”,对人才工作“看成绩多,做服务少”。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才爱才的浓厚社会氛围,推动人才政策升级换挡,拿出留才诚意,一方面要在福利待遇、子女入学、配偶就业、住房保障以及创业创新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为人才解决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强化同台比武和量化考核,完善“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机制,持续放大人才成长的“鲶鱼效应”,让各类人才在干事创业的大舞台上争奇斗艳、比学赶超,在携手并进中迈向成才“快车道”在职称评定、职位晋升方面“唯才是举”,真正让各类人才“有为”更“有位”,“能来”更“能留”。(从江县下江镇人民政府:龙珍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