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通讯员 张海波)云南省凤庆县人社局坚持就业导向,精准对接岗位需求,依托具有培训资质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对农村贫困劳动力开展有针对性、时效性的“定单培养”、“岗前培训”、“技能培训”,实现技能就业,推动“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让贫困群众“扶得起”、“走得远”,织密扎牢职业技能培训网,让更多的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建成小康家。
“是技能改变了我的人生,是技能成就了我脱贫致富,感恩国家的好政策。”凤庆县洛党镇荣上村磨刀石下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字华山说,“我文化程度不高,家里有年迈的双亲,两个在校读书的孩子,最基本的生活主要依靠务工,但务工中苦于无一技之长,找工作也难,正当我为这苦恼时,凤庆县人社局‘就业扶贫’工程工作走进了洛党镇荣上村,在我们村组织开办了‘砌筑工’职业技能培训班,我很幸运的参加了培训学习,学到了很多建筑方面的操作和理论知识,他们为我推荐‘建筑类’就业岗位务工,让我走上建筑务工之路,增加了全家的收入,让我们全家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凤庆县人社局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人社中心工作,强化扶持,多举措全面开展贫困劳动力“菜单式”免费技能培训,确保每户贫困劳动力至少掌握1门致富技能,为农村劳动力稳就业、增收致富“保驾护航”。
一是精准摸排底数清。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凤庆县劳动力培训实施计划》,各乡(镇)结合贫困村实际,以村为单位,对脱贫致富产业、贫困家庭劳动力现状、培训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认真填写《劳动力培训户籍采集表》,建立贫困户劳动力个人档案,按期开展培训,根据开展培训情况建立完善《劳动力培训》台账,做到“有听头、有说头、有看头”。
二是强化培训“出实招”。坚持“培训育品牌,品牌拓市场,市场促就业”原则,以建立基地集中培训、送技术下乡上门培训、适应需求定向培训等为重点,以输得出、留得住为中心,将培训项目“送下去”,使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接受“短平快”的实用技术培训,根据贫困劳动力培训意愿和企业用工需求,开设“扶贫专班”,把农村贫困劳动力“请上来”,依托云南宏华人力资源公司、昆明新子路职业培训学校、保山天琪职业培训学校等培训机构,让技能培训“走出去”,在地方开展滇红茶艺师、农家菜烹饪、民族刺绣、劳务经纪人、滇红绣娘、滇红船工、民族歌舞表演、滇红焊工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人才培训,全面促进农民工向农技工转型,打造一支支技术过硬的“技工型”队伍。2019年,共培训60期,4930人,企业职工在岗技能提升、转岗技能培训1530人,其中,滇红茶艺师346人,滇红绣娘252人,滇红船工120人,民族歌舞表演150人,滇红焊工589人,乡村旅游216人,育婴员120人,家政服务220人,劳务经纪人639人。2020年,预计培训65期,7200人。
三是技能提升“全覆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凤庆县人社局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农村劳动力提升技能搭桥铺路,成为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力军”。2019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6249人,其中引导性培训8111人,技能培训5160人,专项培训5728人,专项服务培训5356人,经营主培训1774人,创业培训120人,实现贫困家庭就业培训全覆盖。2020年,预计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30000人。
如今,像字华山一样通过参加技能提升培训致富的人越来越多,凤庆县人社局将在提高技能培训上持续发力,按照“缺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加强技能培训,深挖就业潜力,切实加大贫困家庭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完美收官添翼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