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执法动态 >
执法动态
“三招”解锁年轻干部基层“水土不服”破局密码
时间 :   2025-04-15 21:1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倪小涵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为破解年轻干部在基层“水土不服”现象指明了方向。当“三门干部”投身“三农”工作,常面临“理论与实践隔层纸”的困惑。基层是最好的“练兵场”,也是最真实的“照妖镜”,唯有在思想上“破冰”、能力上“重塑”、作风上“淬炼”,才能在泥土芬芳中解锁成长密码,完成从“水土不服”到“三门皆通”的蝶变。


破除“悬浮感”,在思想破冰中校准价值坐标,让青春根系深植乡土大地。年轻干部的“水土不服”,本质是思想与实践的“温差”,思想上的“悬浮”就会导致行动上的“虚浮”。根不深则叶不茂,志不坚则事难成。破解之招首在重塑信念。年轻干部要深入研读各类理论文章,筑牢信仰根基,补足精神钙质,在思想浸润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服务基层、心系人民的坚实行动指南。要校准政治方向,锚定价值坐标,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筑牢坚定理想信念的政治根基,将个人理想融入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实现从“下乡镀金”到“扎根铸魂”的思想蜕变,让青春信仰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


锻造“铁肩膀”,在实战熔炉中破解能力密码,让干事本领对接振兴需求。“学历高但经验少,理论强但办法缺”是许多年轻干部的痛点。面对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年轻干部的“本领恐慌”犹如“璞玉未琢”,破解之招在于打磨锻造。年轻干部要学思行并重,深研业务知识,细挖村情实际,让政策文件落地有“准星”;梳理基层治理脉络,从村规民约、纠纷调解中萃取治理智慧,为破解民生难题备好“金钥匙”。要积极投身一线实践,勇做“烫手山芋”的接手人,在处理“棘手事”中磨利“解题之刃”,在协调“千家事”中练就“耐烦之心”,在办好“琐碎事”中攒足“为民之力”,在知行互促中淬炼过硬本领,以铁肩扛稳乡村振兴千钧担。


厚植“泥土香”,在作风淬炼中涵养为民情怀,让服务温度温暖群众心田。“脚上不沾泥,心里不装民”,部分年轻干部的“水土不服”源于形式主义和作风不实,破解之招便在于“以心换心”。年轻干部要走进农家小院唠家常,蹲到田间地头学农事,悉心钻研乡土习俗,加深彼此间的文化认同,将“办公室里的键盘声”转变为“田埂上的脚步声”,主动拆除“身份围墙”,融入乡村生活。要摒弃晦涩官腔,巧用方言俚语、家常话语,把党的温暖与关怀用群众熟悉且亲切的语言传递到位,让干群距离更近一步;积极参与农村民俗表演、庙会赶集等特色文化活动,在与村民共庆共乐中缔结情感联结,让信任与理解在烟火互动中抽枝发芽。(山东烟台市福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倪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