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以正确政绩观为笔,绘就组织工作新画卷
时间 :   2025-02-18 16:2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吴江群 一审:宁基   二审:陈雄   三审:周满荣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的召开,为组织工作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成为组织工作的关键所在,它不仅关乎干部个人的成长,更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长远发展。


政绩观的正确与否,在当下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下,部分干部在政绩认知上存在偏差,将周期短、易量化的 “显绩” 当作晋升的 “敲门砖”,却把周期长、见效慢的 “潜绩” 视为他人政绩的 “铺路石”。这种错误的政绩观导致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干部热衷于走捷径,追求 “短平快” 项目,对生态、医疗、教育等长期性艰巨工作敷衍塞责,对前任留下的 “旧账” 推脱不管,只图 “造势一时”,而非 “造福一方” ,这无疑会让发展根基不稳,留下隐患。比如,某些地方为了短期的经济数据增长,过度开发资源,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虽然短期内经济有所提升,但却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破坏,严重影响了后续的可持续发展。


强化教育,树立正确政绩观根基。要让干部深刻理解 “功成不必在我” 的境界格局和 “功成必定有我” 的责任担当,摒弃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心态。通过将政绩观教育纳入干部培训教育的必修课程,邀请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一线骨干、先进典型等现场授课,深入解读党的理论与方针政策,让干部们具备长远眼光和全局意识。利用忠诚教育学堂、廉政教育基地等资源,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活动,让年轻干部在革命先辈的奋斗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不断校正自己的政绩观。同时,以谷文昌、杨善洲、焦裕禄等典型为榜样,营造崇尚实干、注重长远发展的良好氛围,让干部们学有榜样、行有示范。


科学考核,构建合理政绩评价机制。要根据不同地区、部门和层级的工作特点与职责要求,精准设置考核内容。将急功近利出政绩、劳民伤财搞形式、数据造假掺水分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列入负面清单。对于工作变动的领导干部,动态考察其负责工作的衔接与推进效果,避免干部只追求短期利益。综合运用多种考核评价方法,拓宽考核评价渠道,全面、准确地考察干部,实现对干部在 “显绩” 和 “潜绩” 方面的全面考察、准确评价与动态考核。并且,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养、评优评先、激励约束等紧密挂钩,让那些既注重 “显绩” 又重视 “潜绩”、工作成效显著的干部得到优先考虑和重点倾斜,激励更多干部积极作为。


全面监督,保障政绩观正确落实。运用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手段,通过实地督导、明察暗访、专项检查等方式,广泛吸纳领导同事、服务对象、基层群众等群体的意见建议,对干部的 “显绩” 成色与 “潜绩” 后劲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干部在政绩观上的细微偏差。健全责任追究和政绩回溯体系,对新官上任盲目推翻前任规划、热衷于快速创造 “显绩” 而忽视民生 “潜绩”,造成严重后果的干部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同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制度,精准界定容错界限与纠错流程,为干部的无心之失、探索之误提供容错空间,鼓励干部敢于创新、勇于担当。

在新时代的组织工作中,我们要以正确政绩观为引领,不断强化政绩教育、完善政绩考核、加强执纪监督,让干部们在正确政绩观的指引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绘就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芦山镇:吴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