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授权”不是“放权”,各级各地在向用人主体授权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确保真授权、授到位、用得好,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上级要真授权。“授权松绑”首先要明确好授哪些权、松哪些绑。加强顶层设计,站在全域发展全局统筹考量,根据当地人才政策、人才工作特点、经济水平发展程度等决定授权事项,杜绝政策制定“一刀切”。厘清放权范围,根据不同用人主体的需要和实际,全面梳理人才改革措施和优惠政策,重点围绕人才引育、绩效管理、职称评审等重点领域,形成“授权松绑”清单,实现人才发展“一张清单管到底”。突出放权主体,破除“官本位”传统思想,减少行政的过度干预,把该由用人单位办的彻底交给用人单位,在人才评价、激励使用、职称评审上下放权力,提高用人主体话语权;在人才招聘、流动环节、待遇审批上放开空间,提高用人主体自由度。
权利要授到位。授权不是“自由落体”,不能搞“大水漫灌”,要确保授出的权限接得住、用得好,避免出现的“权力悬空”现象。要适时授权,围绕人才培养、集聚、激励、评价等全环节,有侧重有先后分批次开展试点授权、逐级授权。要精准授权,紧盯培养扶持、项目申报、科研减负等人才关心的领域和“干货”,充分研判、精准定位、分类施策,一地一法、一事一授,授当其时、用当其才。要追踪授权,建立用人主体授权追踪反馈机制,指导用人主体用好权,用人主体用不好授权、履责不到位的要严格问责,防止出现承接断链、权力真空问题。
用人主体要用得好。用人单位要当好主角、履好主责,打通人才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确保授权落到实处,使“好钢用在刀刃上”。要科学设置评价指标,敢于“破五唯”“立新标”,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引导用人主体将人才评价结果与薪酬待遇有机衔接,激活干事创业内生动力。要保证充足科研投入,建立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清单制”,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把人才从不合时宜的应景性、应酬性活动中解放出来,让人才静心研究、多出成果。要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深化“揭榜挂帅”“赛马制”,鼓励支持科研人员跨学科、跨领域组建创新团队,组建攻坚团队,开展全链条、跨部门协同攻关,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山东省诸城市委组织部:曲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