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掌握技能是实现就业的基础。近年来,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持续推动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着重针对农村劳动力、监测户、易搬户、脱贫户及失业人员等展开培训。而在培训实践过程中也相继发现了其存在的问题,如农民工技能提升意识低、就业率低、培训工种与社会需求脱节、职业技能机构散乱,无法统一标准化等。针对培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作出努力才实现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农民工技能提升意识,转变落后的就业观。近年来,我国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农民工是城镇经济中一支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但纵观市场劳动力分配形态,低文化、低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只能从事建筑零工、制造业普工、绿化种植等体力劳动,其薪资低廉、替补性强、无上升空间、甚至有可能被智能机器所替代。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仍然有部分群体存在“不想学、不肯学、懒得学”的“摆烂”思想。农民工应积极把自己置身于社会发展的潮流中,学会观察、研究社会的发展需求,结合自身强项积极提升技能水平,必须明确意识到掌握技能是实现就业的基础。
围绕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培训,保障好就业稳就业。据了解,职业技能培训的工种一般为家政、厨师、手工等,培训工种单一,有的工种甚至在社会上已经处于了饱和的状态。为防止出现“毕业即失业”等问题,职能部门应认真调研市场用工需求、农民工求职需求,积极与企业对接,以订单式培训的模式向社会精准输送劳动力。摒弃“关起门来埋头干”的做法,防止与企业脱节、防止与就业脱节。
始终坚持高标准培训,保证技能水平的含金量。坚持高标准培训,一方面是培训机构运营的高标准,一方面是培训工种的高标准。教学设备要具备先进性、普遍性、操作性,避免与企业发展脱节,机构须拥有雄厚的师资标准,无论是从高校或从企业聘请的技能教师、都须持有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格证,严格把关技能教师的资格条件;应开多开以技术等级证书为支撑的培训工种,减少小型培训、减少技术含量低的培训、减少培训时长短的培训,力求农民工掌握真正能养家糊口、实现致富的职业技能。(贵州省从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韦紫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