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运动需求,瑞昌市老体协在全市城乡建有老年人体育运动站点共计93个,其中14个专委会在城区建有站点32个,乡镇分会站点21个,市直单位分会站点40个,建有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常态化健身活动机制,常年参加体育健身运动的老年人达四万多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60%以上,受到各级党政领导和群众的肯定和赞扬,多次受到国家、省、市的表彰,2003年以来先后十余次荣获国家、省、九江市授予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先进辅导站等称号。站点活动呈现以下特点;
1、倡导“公益性”。坚持以人为本,以老年人健康、快乐为宗旨,长年坚持公益性体育健身指导,免费服务。市老体协各专委会对站点实行“领导分片,班子成员包乡(单位),教练员负责站点”的分工负责制,2024年组织教练员122人、社会体育指导员351人下到站点,利用早上、晚上和节假日,传授健身知识,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技巧,免费培训广场舞、健身球、太极拳等专项骨干4259人,有力推动了我市城乡老年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
2、推广“多样性”。以“老年健康养生”为导向,根据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兴趣爱好,在站点老年人中开展不同的健身运动项目,侧重适老化健身项目推广,近年在全市93个站点中共开展了门球、地掷球、气排球、乒乓球、陆地冰壶、羽毛球、花式柔力球、健身球、太极拳、太极(剑)、广场舞、旗袍文化、木兰拳(扇)、健身秧歌、健身气功、网式柔力球、钓鱼、桥牌、扑克、象棋、台球、健步走、民间武术、飞镖、篮球投篮、围棋等26个健身项目,项目多分布广,一直走在全省县级老年体育运动的前列,其中太极拳约7500人,广场舞约3100人,门球约800人,地掷球约500人,计11900人。以上四项占全市老年体育运动人口45327的26.3 %。
3、注重“实用性”。在站点场地使用上,尽量做到一场(馆)多用,像广场几个地方都是晚上练舞,早上打柔力球或太极。一些体育运动站点还会提供运动指导、训练计划等实用内容,如人民公园门球场、气排球馆也会用于太极拳、柔力球、木兰拳等的培训、展示或比赛交流。在健身训练上,利用资源互享,借助相关单位的培训契机,联合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培训工作。针对上班族,柔力球专委会借助总工会举办的“瑞工惠,爱生活”职工培训平台,培训在职职工五期共140多位学员。太极拳专委会联合市老年大学开设“太极文化选修课”,共享师资与教学资源。(通讯员:王义树、 陈新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