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安全环保 >
安全环保
庖丁解“猪”练巧手——援疆专家“跨界”教具创新提升边疆基层医院妇产技术
时间 :   2025-04-18 20:3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黄磊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黏膜层对合要像绣花一样精准,既要恢复解剖结构,更要避免直肠损伤!”4月18日,在十二团医院妇产科实训室内,台州“以市包院”援疆专家韩愈主任手持镊针,在猪大肠与猪肉复合模拟的“会阴撕裂伤”模型上,为基层团场医生演示复杂裂伤缝合技巧。这场以“真实器官+仿真组织”为载体的沉浸式教学,再次刷新了边疆基层医生对手术培训的认知。


“肠肉联动”复刻临床难点 分层缝合破解操作盲区

IMG_7567.JPG

此次培训聚焦妇产科急危重症——Ⅳ度会阴裂伤(裂伤贯穿肛门括约肌及直肠黏膜)的规范化处理。韩愈主任提前采购猪大肠、猪肉等材料,手工搭建出高度仿真的裂伤模型。培训中,她以“解剖复位-逐层加固-功能保护”为主线,边操作边强调要点:“直肠黏膜修补必须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避免线结刺激引发感染;肛门括约肌断端要‘8字交叉’对合,才能最大限度恢复控便功能……”参训医生轮流动手实操,在猪大肠的弹性黏膜与猪肉的肌理纹理间反复练习,直观体会不同组织层的缝合张力与技巧差异。


“比真实手术更解渴!” 边疆医生点赞进阶版模拟课


“以前遇到重度裂伤总担心伤及直肠,今天在猪肠上‘试错’几十次,手感完全不一样了!”妇产科医生曾亚娜坦言,基层医院缺乏高端模拟设备,传统授课难以呈现立体解剖结构,而韩愈老师独创的“猪肉+猪肠”模型不仅成本低廉,还能拆解重练,“就像把手术难点掰开揉碎了教”。现场医生用手机多角度拍摄操作细节,实时对照纠错。培训结束时,3名医生提交的模拟缝合作品均达到“黏膜零穿孔、肌层完全对合”的考核标准。


从“救命”到“保功能”:援疆医疗传递质量突围理念

IMG_7588.JPG

“复杂裂伤处理不当会导致粪瘘、失禁等终身残疾,基层医院必须从‘单纯止血’转向‘功能重建’。”韩愈主任表示,此次培训特意强化了肛门括约肌修复训练,旨在帮助医生树立“最小创伤、最优预后”的质控意识。十二团医院分管医疗的副院长刘华表示,自引进“以市包院”援疆专家团队后,妇产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下降40%,近期更成功完成首例自主操作的Ⅳ度裂伤修补术,“过去转诊率超70%的疑难病例,如今家门口就能解决”。


从猪肉到人体,从模拟到实战,这场特殊培训的背后,是援疆专家因地制宜破解基层医疗短板的智慧。当“传帮带”跳出传统课堂,当技术帮扶精准对接临床需求,医疗援疆的“绣花功夫”正悄然转化为守护边疆群众健康的新力量。正如参训医生所言:“每一刀精准落位,都是对生命更深的敬畏。”(通讯员:黄磊、欧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