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电线像蜘蛛网一样挂在房梁上,一到雨天就担心漏电起火。现在线路全换了新,还给装了新电表,心里踏实多了!”近日,剑河县久仰镇毕下村村民杨大哥指着自家焕然一新的电路,满脸笑容。据悉,贵州省剑河县久仰镇,以“电改+敲门行动”双管齐下,为传统木质苗寨筑牢安全防线,实现火灾隐患“防患于未‘燃’”的治理成效。
久仰镇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传统村落的集中区域,木质连片村寨长期面临电路老化、消防设施不足等隐患。2024年以来,当地以全省“水改”“电改”工程为契机,对165个村寨实施电路升级改造,惠及超4.7万村民。通过“一村一策”方案,将裸露的“蜘蛛网”线路替换为绝缘阻燃管。改造后,村民用电安全性和便利性显著提升,“用大功率电器不再跳闸”成为普遍反馈。
硬件升级之外,“敲门行动”推动全民参与消防治理。由镇干部、消防员和村民组成的联合小组定期入户开展“三查三讲”,排查隐患、普及应急技能。基佑村“橙色娘子军”等村民志愿消防队活跃一线,通过巡寨、演练和宣传,带动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为确保长效治理,剑河县建立“三级联动”机制:县级统筹资金4288万元,镇级将电改纳入工作考核,村级通过村规民约强化自主管理。截至2025年初,久仰镇已完成15个村寨电改,火灾隐患整改率达98%,未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久仰镇的经验表明,传统村落保护需兼顾安全升级与文化存续。通过精细化改造(如隐蔽式布线与风貌协调设计)与全民共治,这片苗岭深处的文化瑰宝正焕发更安全、更蓬勃的生机。(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久仰镇人民政府:谭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