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直接关系着千千万万农民的健康福祉。近年来,农村饮水工程水质不稳定、水源地污染、设施管护及储备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构建“从源头到水龙头”的全链条保障体系,需要多方协同发力。
筑牢水源保护屏障是首要任务。建立健全水源地保护制度,在水源地周边划定生态红线,严禁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建设隔离带,使水源地水质提升。推进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估,建立污染巡视系统,同时利用好农村公益岗实行动态监测,形成一体化防护网。
水质消毒处理是关键环节。农村地区水源分散、基础设施薄弱,消毒技术要因地制宜选择技术手段,针对水源类型配备净水设施。强化全过程管理,建立水质检测三级网络,县级每季度抽检、乡镇每月巡检、村级每周快检,确保水质达标。
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是重要保障。培训专业化水平的管水员队伍,建立“网格化+信息化”巡查制度。落实“水费收取+财政补贴”机制,保证设施维修养护资金,避免出现"有人建、无人管"的困局,真正做到“以水养水”。
当前,农村饮水安全正从“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型升级,通过科技赋能、机制创新、全民参与,定能让每个村寨都拥有稳定、洁净、甘甜的生命之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健康动力。(贵州省榕江县水尾乡人民政府:吴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