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清风人物 >
清风人物
颜志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动者
时间 :   2025-01-22 19:3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曾国和 一审:宁基   二审:陈雄   三审:周满荣

近日,从湖南省教育厅传来消息,在2024年湖南省“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中,涟源市16堂精品课获奖,这是继2023年后,该市又一次荣获“湖南省基础教育精品课征集遴选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涟源市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中心副主任、教研员颜志波因此连续三年被省教育厅评为“湖南省基础教育精品课征集遴选活动优秀管理员”。

1989年参加教育工作的颜志波,始终保有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勇于学习新知识、钻研新理论、探求新技术,乐于积累教育教学智慧,被聘为“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进校园活动指导家”“湖南省教育装备行业专家库专家”“湖南省教育数字化项目评审专家”“娄底市督导评估专家”,在为提升师生数字化素养、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多次被评为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先进个人、娄底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娄底市骨干教师、涟源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曾经两次获涟源市人民政府“立功”奖励。


用心培训,力促教师数字素养提升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部分教师虽然能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力,但数字意识不强,仍然以“黑板+PPT”的传统形式上课,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能力有限,信息化教学能力较弱。


颜志波一方面认真学习、钻研数字技术理论,一方面利用参加湖南省义务教育装备标准化培训、“三个课堂”应用培训、教育数字化转型培训等活动的机会,和省级专家面对面交流,努力提高自己的数字化理论水平。


与此同时,作为涟源市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中心分管教育信息化的副主任,颜志波针对该市教师数字素养的现状以及农村教师缺乏系统的数字技术培训机会的情况,提出并组织举办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几年来,他主持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数字资源应用培训、网络联校常态化应用培训共计90多场次,参与培训达到6900多人次。在每次培训活动中,颜志波既是组织者,又担任主讲老师,他通过充分调查后,精心制作课件,以《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推动县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数字资源应用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精品课制作之技巧》等为题作专题讲座。通过上述培训,促使教师全面掌握了新技术、新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推动了教师队伍建设提质增效,促进了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


2021年冬日煦暖,历经3个星期,他带领信息组、资源组的同志,下乡进校举办23场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为139所学校1328位学科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作为“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进校园活动指导专家”“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湖南专家团成员”,颜志波的《依托三个课堂应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讲座赢得了学员们的高度赞誉。通过培训,老师们掌握了如何利用交互智能白板的海量学科资源、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简易实用的学科工具,生成互动有趣的课件,提升备课效率,提高了课堂效益。 


创新实践,力促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为激发学生人工智能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颜志波连续三年邀请编程教育方面的专家举办编程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每年精心组织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提升实践活动、编程教育活动、编程应用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小学教师信息化作品征集等活动,培养师生数字思维和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编程教育活动期间,颜志波带领信息技术组专家到各个学校现场指导,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提交作品。由于组织得力,在2023、2024年连续两年的学生编程应用大赛中,涟源市共有200多人次在娄底市级及以上获奖。近五年来,在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提升实践活动、编程教育活动、编程应用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小学教师信息化作品征集等活动中,1400多人次获得涟源市级及以上奖励。颜志波负责的这些工作,连续多年被评为娄底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娄底市中小学编程应用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娄底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优秀组织单位。


通过活动促应用,教师的信息化应用和素养普遍提高,教育信息技术科研成果丰硕。近三年来,涟源市共承担14项省、市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研究任务。对每个课题,颜志波都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对开题、结题及过程性资料进行指导修改,目前已有5个课题结题并被评为省、市优秀。


近几年,涟源市依托网络联校结合名师网络工作室、“国家平台”应用场景等活动,探讨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新型教研模式;通过举办新媒体、新技术优质课竞赛及“基础教育精品课”等竞赛活动,打磨了一批优秀课例和“精品课”;以“网络联校课研讨”为抓手带动分校及其它农村学校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培养了大批名师新秀。涟源市目前有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4个,娄底市级名师网络工作室7个,颜志波担任湖南省肖常胜高中思想政治、湖南省郭定芳高中地理、娄底市彭姣小学语文、娄底市严建彪小学劳动等名师网络工作室顾问。对工作室线上、线下教研教学活动,他都参与组织,并做专题讲座。如2022年10月,湖南省郭定芳高中地理名师网络工作室在涟源二中线下教学研讨活动中,他作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主题讲座,反响极好;2024年11月6日,娄底市彭姣小学语文名师网络工作室赴双峰县梓门桥镇中心小学开展线下交流活动,颜志波作了《名师网络工作室,赋能教学教研新生态》讲座,为名师网络工作室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建议,指明了方向。


以点带面,力促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提升

对教育信息化项目,颜志波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不管是市本级还是学校承办的省级教育信息化项目,从标题到框架,从遣词用句到佐证材料等等,他都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上级的要求进行修改甚至撰稿,统筹指导,每一个项目的申报材料都贯彻有他的教育信息化理念。


涟源市湄江镇长春联校位于涟源市湄江镇北部山区内,系2006年撤四所村校合并成的一所完全小学。颜志波以该校为实验基地,积极思考、探索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从2013年到2015年,颜志波每月到学校至少开展一次信息化指导和教育信息化校本培训,他从理念的改变到信息化技术在课堂中的具体应用,对学校28位老师进行悉心指导,让全校教师都踏上了信息化教育之路,2013年所有教师100%拿到了计算机等级证书,都能利用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网络课、课件课达到60%,教师课堂教学运用资源参与面达100%。2013年长春联校自主创作完成的科学DV《青辣椒,白辣椒》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一等奖;《清洁战士大战垃圾王国》获得全国首届微型科普剧创作暨科普剧表演大赛二等奖。这些成果都是在颜志波的指导下,该校教师带领学生从普通的食物、常见生活现象中,运用信息化手段去探索挖掘其中的科学道理而取得的。颜志波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起草校园网方案,指导学校建成了校园网,建设了学校的校本资源库。他鼓励师生开展网络学习,建设了学乐人人通网络平台,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在农村小学英语、美术、体育、音乐师资空缺的情况下,该校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解决了这个难题,真正实现了信息技术、网络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根据长春联校的信息化应用情况,2013年9月25日,颜志波撰写了《边远山区小学结出教育信息化硕果》上报湖南省教育厅信息化办,引起了省厅领导的一致好评和高度重视。在他的指导下,湄江镇长春联校2014年成功申报全国教育信息化先锋学校,湖南省共6所学校申报成功,该校是唯一一所农村学校,为此,颜志波和学校校长刘喜平参加了2015年4月15日至17日在南京市召开的首届全国教育信息化区域应用典范颁奖交流大会。


以湄江镇长春联校为实验基地,颜志波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新模式,探究信息技术与课堂、与学校、与教育管理结合的具体方式。2014年9月,他指导长春联校应用“人人通”云教学,开展了交互课堂的探索,用“老师多媒体+网络平台+学生终端+家长手机APP”,构建了老师、学生、家长的“人人通教学空间”。在网络平台的帮助下,实现对学生“学习同步记录、学情分析、分况及时反馈”,教师依靠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最终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辅导方案。2015年3月,颜志波因患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即“皮肤癌”)在湖南省肿瘤医院手术治疗,不到一个月,2015年4月,他就奔赴长春联校,在学校吃住一个多星期,和学校师生广泛交流,充分挖掘学校信息化应用成效和亮点,并撰写《利用“人人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长》方案。此后,他多次到省教育厅信息化办汇报学校应用工作,长春联校的信息化成效得到了领导的关注,2015年5月该校派代表参加了由中国教育部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山东青岛举行的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会议期间,颜志波的方案《利用学乐人人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长》参加了现场展览,得到了巴基斯坦教育部长、中国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湖南省教育厅邹副厅长的好评。


近几年,涟源市七星街镇中心学校、涟源市三一学校等10所学校如期通过省教育厅的“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项目”验收,伏口中心学校、涟源市三一学校、涟源市工贸中等专业学校等7所学校获“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试点学校”,七星街镇中心小学荣获“2023 年度湖南省教育数字化优秀典型应用场景”,七星街镇湘波中学、桥头河镇中心小学获“湖南省2023年度智慧教育平台推广应用示范校”。在这些项目的申报、实验、试点过程中,颜志波根据实验试点方案,每学期到申报学校调查指导1次以上,主持召开相关人员参加培训会议,解决实验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所有项目都如期通过省教育厅的验收并获得奖补资金。这些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建设、教育教学等方面整体水平的提升,促进了数字资源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理论研究成果丰硕。


近年来,涟源市先后通过了“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市”“县域内整体推进三通工程项目”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市”湖南省农村网络联校群建设实验市”“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实验市”等省级信息化重点项目5个的验收,这些项目所取得的成效与颜志波这个主持人的倾情设计与扎实推进是分不开的。


结对帮扶,力促网络联校常态化应用能力提升

为推进“互联网+”条件下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升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解决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缺少师资、开不出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2015年下学期颜志波带队组织伏口镇中心小学骨干教师赴省级网络联校示范学校——凤凰县箭道坪小学观摩学习。2016年上学期,该市以伏口镇中心小学及伏口镇的几所薄弱学校作为网络联校试点,颜志波每周星期五都到主校观摩教室听课,和主讲教师交流上课心得,与技术指导老师交流设备的操作问题,到分校了解学情和教情,协调主校和分校无缝对接工作,和学校一道总结出《网络联校授课制度》《网络联校课堂流程图》等制度方案。


2021年,涟源市确定为“湖南省农村网络联校群建设实验市”,工作启动以后,2021年6月该市在龙塘镇中心小学组织召开了全市中小学网络联校应用培训会议,颜志波作了《依托“网络联校”应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主题讲座。他提出了全市网络联校建设的工作目标:2021年是“必须用起来”,2022年做到“熟练用,经常用”,2023年常态化应用,2024年常态有效应用。


新冠疫情期间,颜志波带领信息技术组、资源组的同志跑遍了全市120多所中小学校,指导学校利用网络联校设备、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展线上教学。2022年上学期,颜志波组织教研员和部分优秀教师以下乡进校的形式,对全市20所网络联校进行线下培训,并作专题讲座《网联未来,以数字化理念构建新教学模式》,促进了网络联校的常态化应用。


在网络联校应用工作中,颜志波努力探索网络联校教研教改新路径,拓展了网络联校应用新范畴,他探索总结出了“网络联校工作机制”“网络联校课堂教学流程”,形成了常态化开展的“六步骤”,并应用于指导各个网络联校工作,实现了网络联校常态有效应用。


“教育信息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它让我们的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化,让我们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也让我们的学生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今后的工作,颜志波表示,他将不断创新数字教育应用场景,持续深化利用智慧教育平台资源,拓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网络联校育人功能,继续在网络联校常态有效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扎实的研究,使涟源市真正成为县域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应用的典范。(湖南省涟源市六亩塘街道中心学校:曾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