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清风人物 >
清风人物
【好支书风采】她是我的眼
时间 :   2020-07-15 23:3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讯 (区委组织部; 博尚镇) 家住在大那么村王家组的五保户王金海,七岁时双目失眠,年幼时靠父母照顾、中年时靠自己做做零工维持生计,年老时他孤苦伶仃,无人照顾。王金海70岁的那年,16岁的王雨把他接回了家,一照顾就是20几年,如今已经95岁高龄的王金海依然容光焕发,生活有滋有味,谈到自己的生活境遇,老人总是欣慰的说:“我总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运,老有所依,这二十年来,王雨就是我的眼,照顾我吃穿用度,让我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她真是个心地善良的女娃”。
不计报酬照顾老人20几年的王雨,是博尚镇唯一名女党支部书记,没有感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却靠着她质朴的品质和过人的胆识带领大那么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作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求真务实、奋力拼搏,切实为群众办实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辛勤汗水为大那么村的发展、村民的富裕做贡献。2018年被临沧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优秀扶贫村干部”,2019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扶贫好村官”。
 
农村要干就干出个名堂
这是她任职以来对党员群众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大那么村是一个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5户403人的深度贫困村,曾经的大那么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切实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她带领村“两委”班子分组到户走访摸底,充分了解群众需求,调动群众发家致富积极性,与此同时,她积极探索大那么村的优势资源,不断向上级争取项目,搞好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她的努力下,群众收入明显增加,全村10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2019年全部脱贫出列,村组基础设施和整体面貌有了极大改善。
 
为群众脱贫致富谋出路
2016年5月村党支部换届结束,她刚当上村党支部书记,此时正值烤烟大田移栽的黄金季节,村委会班子换届选举刚开始,村“两委”班子还未成型,为使那年刚刚起步的烤烟产业不受夭折,每天早上她都要到田间地头了解种植情况,解决群众困难,她多方协调争取资金支持,为种植户协调水管1000多米,带领群众修复沟渠5000米,协调解决村民用水问题30余次。脱贫攻坚时期,她带领村干部,摸清村情,理清发展思路,形成“长抓坚果,短抓蔬菜、烤烟、蚕桑和养殖业”的发展思路。实施4001亩陡坡地治理坚果种植项目,在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为村民脱贫致富种下了“摇钱树”。她带领群众积极发展订单农业,与临沧市裕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协作,种植红薯190亩,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种植2亩;与临沧市禾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协作发展桑树种植260亩;与临沧市万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协作,种植长寿仁豌豆120亩,种植青花椒33亩;种植橘子398亩;种植烤烟148亩,通过产业的合理布局发展,群众收入有了明显提高。2019年村级投资100万元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生态鸡养殖场一个,移交企业进行经营管理,计划规模3万羽,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元以上,通过引进企业发展养殖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户发展,巩固脱贫成效。
 
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
大那么村王仕玲户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在昆明理工大就读硕士研究生,二女儿在临沧市第一中学就读高中三年级,其丈夫关节滑脱不能干重活,家庭的重担落到了王仕玲身上。王雨及时为生活困难的王仕玲户申请了农村低保,同时向镇党委、政府反映她家存在的困难和撰写递交了她家贫子读书的先进事迹,通过他的多方努力,王仕玲家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大那么村公别组属拉祜族集聚地,经济条件较差,思想认识落后,至今没有一个中专以上文凭的学生,这也成为了公别组脱贫致富的绊脚石。为改变这样的状况,彻底拔掉穷根,王雨积极组织“村两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到组到户进行感恩教育、政策宣传、形势分析,主动到学校请老师到公别为村民开展普通话培训,逐步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2019年在得知公别组王福昌女儿初中毕业后,她及时与驻村工作队到王福昌家中进行家访,与他女儿交心谈心,了解她的就学意愿后动员她到临沧市卫校就读,并及时为生活困难的王福昌申请了公益性岗位,为他女儿申请了农村低保,解决了一家人的后顾之忧,保障女儿在卫校5年的学习能够圆满完成,使得王福昌户在公别组起到标榜作用。
 
几年来,王雨同志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开展各项工作,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她的努力下,大那么村发生了明显变化,村民家家户户喝上了安全的饮用水,住上了安全稳固的住房,道路硬化到每家每户,自然村都建起了活动场所,村容村貌有较大的改善,村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这些都得益于这个群众脱贫路上的舍小家顾大家的基层好干部,她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是村民心中的“好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