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级各部门正积极开展作风整顿活动,广大干部在自查自纠与相互监督中深刻反思,查找自身作风短板,一时间单位内部掀起自我提升的热潮。这本是净化工作风气、提升工作效能的黄金时机。然而,需高度警惕的是,部分地区和部门出现了“整顿中积极整改,整顿后松劲懈怠”的不良现象,对整顿中指出的作风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使得作风整顿的成果大打折扣。
“松劲”的表现形式多样:有的干部思想上不重视,将作风整顿问题清单束之高阁,只是在上级检查时做做样子;有的整改行动迟缓,对作风问题的整改措施推进缓慢,工作效率低下;还有的整改不深入,仅仅解决表面问题,深层次的作风顽疾依然存在,导致问题反复出现。这些行为严重违背了作风整顿的初衷,破坏了良好的工作氛围,损害了政府部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也反映出部分干部责任意识的淡薄。
作风整顿,查找问题只是开端,整改落实才是核心。作风整顿不能仅仅停留在会议部署和自我反思上,不能在发现问题后就放松懈怠。倘若“整风”之后“松劲”而不“加劲”,积累的作风弊病就会愈发严重,小的作风瑕疵可能演变成影响工作全局的大问题。“整风”之后,必须乘胜追击,干部们要主动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气,对排查出的作风问题进行全面梳理、重点聚焦,制定详尽且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细化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时间,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领导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带领全体干部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直面作风问题,以锲而不舍的态度抓好整改工作,确保每一个作风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要坚持公开透明原则,主动向群众公开作风整改进度,让群众看到整改的决心和实际行动,切实感受到工作作风的明显转变。
“整风”之后不“松劲”,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机制。要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作风整改监督体系,通过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专项督查等多种方式,对作风问题整改实行清单式管理、按阶段推进,持续跟踪整改效果。坚持以问题和成效为导向,依据客观实际对整改成果进行科学评价,对于整改不彻底的问题,责令相关责任人立即“返工”重新整改,直至问题完全解决。对于整改不力、敷衍了事的部门和个人,要依据情节轻重进行严肃批评教育甚至追究责任,确保作风整改工作扎实推进,不流于形式。要将整改落实与制度建设紧密结合,针对作风整顿中暴露的问题以及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难点、堵点,深入分析,举一反三,建立健全长效的作风建设机制,防止作风问题死灰复燃。(贵州省从江县庆云镇人民政府:杨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