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基础,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基层干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肩负着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惠一方民生的重要职责,以真心真情真行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做方针政策的 “宣传员”,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基层干部是党的政策在基层的“传声筒”,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做到了然于胸、运用自如。通过走村串户、田间地头、乡村夜话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把党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解答群众疑惑,消除群众误解,使党的政策真正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
做社情民意的“调研员”,让为民服务“脚下沾满泥土香”。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交朋友、唠家常,从群众的家长里短、衣食住行中发现问题、找准症结,为正确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做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让和谐之花“绽放基层每一角”。基层是社会矛盾的集中地,邻里纠纷、土地纠纷、家庭矛盾等时有发生。基层干部要当好矛盾纠纷的 “调解员”,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及时发现矛盾隐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要善于运用群众工作方法,借助乡贤、长辈等社会力量,共同做好调解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让群众安居乐业,共享发展成果。
做乡村振兴的“领路人”,让发展成果“惠及基层老百姓”。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基层干部要勇挑重担,做乡村振兴的“领路人”。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带领群众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让乡村成为充满希望的田野,让广大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做清正廉洁的“示范者”,让良好形象“树立在群众心坎上”。公生明,廉生威。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群众,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坚守廉洁底线,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坚决抵制各种诱惑,不以权谋私、不优亲厚友,公正公平地处理各类事务。要以清正廉洁的形象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为基层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山东省海阳市东村街道:李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