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作出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年轻干部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廉洁从政的重要论述,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谆谆告诫。
近些年,多地纪委监委通报的案例中频繁出现年轻干部的身影,这也被称为"35岁现象",部分年轻干部因贪腐"早节不保",其背后折射出多重矛盾叠加的深层逻辑。一是价值观念错位与权力认知偏差,部分年轻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加之社会阅历尚浅,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认识不足,容易被错误观念裹挟扭曲,不能正确处理公与私、权与钱、名与利、法与情的关系,导致‘早节’失守,权力脱缰。二是监督机制不完善、教育引导不到位,部分单位对年轻干部的日常监督流于形式,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问题,导致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同时也面临基层监督触角延伸不足、廉政风险防控针对性欠缺等现实挑战。
以思想淬炼铸就政治忠诚。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青年干部抵御贪腐的“金刚不坏之身”、“金钟罩”。各级党组织应加强对年轻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通过专题学习、警示教育、廉政谈话等形式,帮助他们深刻认识廉洁从政的重要性。同时,要注重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青年干部,加大震慑力度,让年轻党员敬畏纪法。用好纪法培训、警示教育片、谈心谈话、咬耳扯袖等方式强化年轻干部的纪法意识,让他们从典型案例中吸取教训,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此外,还应引导青年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从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中汲取力量,坚定初心使命。
用监督篱笆规范权力运行。监督是预防腐败的关键,青年干部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严格管理和监督。各级党组织应完善对年轻干部的日常监督机制,特别是在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领域,要加强对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的监督。同时,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畅通举报渠道,及时发现和纠正青年干部的不当行为。此外,还应加强对青年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关注他们的社交圈、生活圈和朋友圈,防止他们被不良风气侵蚀。通过全方位的监督,确保青年干部始终在阳光下行使权力。
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廉洁从政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唯有加强思想教育、深化文化滋养、健全监督机制有机结合,才能帮助年轻干部在风浪考验中立得住脚,在诱惑围猎中定得住神,不负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待,真正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栋梁之材。(莱州市纪委:孔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