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彰显了我们党驰而不息正风肃纪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心中亮起“警示灯”、立稳“正身镜”、放好“无私秤”,在学习教育中反躬自省、正身立行,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
心中亮起“警示灯”,以 “如饥似渴” 之态深学细悟,让领会“入木三分”。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能不能时时严于律己、事事遵规守纪,是贯穿长久的考验,只有在 “学” 上下真功,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才能从心底深处警醒起来,养成慎始、慎独、慎微意识,不被“温水煮青蛙”“小节无害论”等歪风邪气“陷阱”所侵蚀。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抓住学习教育的有利契机,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既要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学在日常、悟在经常,更要紧抓集中研讨、警示教育等契机碰撞思维、举一反三,清晰知晓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为自身校准“思想坐标”,设好“行为警钟”,确保行不偏航、权不越界,当好纪律规矩的坚定执行者、守护者。
心中立稳“正身镜”,凭 “见微知著” 之智深查细究,让问题“无所遁形”。尽小者大,慎微者著。作风建设最忌“雨过地皮湿”,此次学习教育是对纪律作风的一次再检阅、再提升,唯有于细微之处查摆问题,方能精准把脉,找全顽瘴痼疾。党员干部要用好这个“正心正身”的绝佳机会,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以查摆问题为切入点,主动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从工作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调查研究、热线工单、对照反面案例自查自纠等方式,精细化查找自身在政策执行、廉洁勤俭、服务群众等方面存在的“行为偏差”“隐形病灶”,主动“揭短亮丑”,从苗头倾向中洞察潜在风险,从问题现象中提炼根源本质,确保“见人见事见思想”。要敢于“刮骨疗毒”,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列出问题清单,画出整改“路线图”,让清正廉洁之气不断充盈。
心中放好“无私秤”,凝 “踏石留印” 之力真抓实改,让成效“掷地有声”。无私才能无畏,无私方显担当。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改进作风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只有真抓实改、动真碰硬,才能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实实在在成效清单。要拿出“改”的诚意,与开门搞教育相结合,以群众“呼声”为行动“哨声”,综合公开接访等途径,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在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基层治理、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要鼓足“改”的魄力,直面问题不回避、不敷衍,对问题实行台账管理、逐项销号推进,不找“客观借口”,不搞“大而化之”,坚持标本兼治,从改好“个别问题”中汲取经验教训,防止“一类问题”再次发生,确保风化成俗,以“改”的实效、“干”的恒心为发展添动能,让群众得实惠,在“持续擦亮”过程中让中央八项规定这张“金色名片”熠熠生辉。(中共兰陵县委组织部:董玫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