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持之以恒在作风建设中“执笔答卷”
时间 :   2025-04-09 19:0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李达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生动宣告“抓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号角已经吹响,广大党员干部理应自觉增强学习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身体力行、持之以恒在作风建设的道路上“执笔答卷”。


执“勤学勤思以致远”的皓首穷经之笔答好“深学深研”卷。政治理论学习是筑牢信仰之基、校准行动之舵的根本工程,唯有以“勤学勤思以致远”的姿态深耕理论沃土,方能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奋进力量,在作风建设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案头卷”“枕边书”,日日践行“旧书不厌百回读”的精神,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学、联系实际学,实现“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的认知飞跃。要建立完善常态化学习机制,个人建立“季度经典重读计划”,坚持“每日一刻钟”“每周一研讨”“每月一报告”等,使理论学习从“任务性打卡”升华为“价值性追求”,真正实现“四个以学”的蝶变效应。


执“啄羽啄疵见真章”的一丝不苟之笔答好“细查细剖”卷。作风建设如抚琴,弦松则音浊,弦紧则韵清;细查细剖若照镜,不照见肝胆则难明党性!今之党员干部当以“啄羽啄疵”之精神,执“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之慧眼,在作风建设的肌理深处雕琢“清风明月”之境。用好对标对表查摆,以焦裕禄“不搞特殊化”的公仆情怀、谷文昌“治沙造林”的奋斗精神等为“作风标尺”,结合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督促检查、调查研究、信访反映等途径,全面深入查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坚持带头从严查摆,领导干部理应以上率下,将党章党规转化为“政治基因图谱”,践行每日三省“调研是否沾染铜臭”“接待能否素面朝天”等,以“克己复礼”的修为筑牢“八小时外”防线,以“反求诸己”的功夫雕琢“四风”问题“本源病灶”,以“鸿雁肃羽”的姿态引领清风正气蔚然成风。


执“立竿见影验初心”的闻风而动之笔答好“立行立改”卷。立行立改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既要“闻风而动”的锐气,更需“久久为功”的韧劲!当“整改清单”变成“民心账单”,“纪律红线”化作“幸福底线”,作风建设这场“持久战”方能赢得“满堂彩”。要锚定动真碰硬、务求实效,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列出清单,逐项制定详细具体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问题逐一销号。要突出建章立制、成果转换,对反复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屡查屡改、屡改屡查的问题,注重从制度上找原因并加强监督检查,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严肃问责,通过进一步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把整改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最终实现“整改一个问题、规范一类行为、净化一方生态”的政治蝶变。


执“群策群智绘宏图”的万众同心之笔答好“群力群策”卷。群力群策是作风建设的“活力之源”,更是检验党的群众路线是否走深的“试金石”。作风建设必须坚持“开门整改”,将“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坚持开门教育,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深入基层一线、群众一线,主动听民生、察民意、解民忧,主动问困难、问期盼、问建议,真正把群众急难愁盼和企业发展困难视为大事、要事、急事来办理。要鼓励群众参与,通过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开通民生热线等方式,切实把群众真实意见特别是存在的问题收集上来;通过政务公开、公告通报等方式,把问题整改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广泛听取群众对问题整改的评价,推动问题整改落地见效。


当“徙木立信”的承诺化为“制度磐石”,当“刮骨疗毒”的勇气凝为“文化基因”,作风建设便真正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标识。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继续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执笔作答——以“一日三省”的勤勉筑牢信仰之基,以“啄羽啄疵”的韧劲雕琢执政根基,以“闻风而动”的锐气践行初心使命,最终让“清风正气”如长江之水奔涌不息,让“海晏河清”之景永驻神州大地!(济南市历城区委组织部: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