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部分领域“四风”问题仍有冒头迹象,阻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党中央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既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关键之举,也是加强党的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这次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破除“四风”心墙,扎实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
破“形式主义”心墙,让实干之风劲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对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问题,督促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一些党员干部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热衷于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工作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看似热热闹闹、风风火火,实则劳民伤财、毫无实效,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不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找准问题的关键所在,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实际举措。
破“官僚主义”心墙,让为民之情常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对官僚主义要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问题,既注重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又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的党员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做官当老爷,对群众的诉求漠不关心,决策不听取群众意见,遇到问题绕着走,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广大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真正把群众当亲人。要坚持民主决策,在制定政策、推进工作时,充分征求群众意见,让决策更符合群众意愿、更贴近群众实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积极主动解决问题。
破“享乐主义”心墙,让奋斗之志激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阶段都遇到了种种艰难险阻,我们的事业成功都是经过艰辛探索、艰苦奋斗取得的。”一些党员干部革命意志衰退、奋斗精神消减,忘记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工作上拈轻怕重、不思进取,生活上追求奢华、挥霍浪费,严重影响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思想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的侵蚀,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要保持昂扬斗志,培养健康生活情趣,远离低级趣味,追求高尚情操,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勇于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冲锋陷阵,积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
破“奢靡之风”心墙,让清廉之德永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一些党员干部思想堕落、物欲膨胀,讲排场、比阔气,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违规收受礼品礼金,严重违反了党的纪律和规矩。广大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坚决杜绝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违规行为,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带头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职务影响力谋取私利,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要带头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以实际行动引领社会风尚。(青岛市即墨区委组织部:祝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