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杆村村委会院内,一片热闹景象。村民们推着载满榛子的三轮车鱼贯而入,自治区地质局驻兰杆村后盾单位昌吉地质大队出资 8 万元、收购村民 3 余吨榛子的工作正有序进行,这标志着今年兰杆村榛子销售工作圆满完成。
回顾 2024 年,工作队与村“两委”大力倡导绿色种植理念,积极推广农家肥的科学使用,减少化肥施用量,并运用荧光灯法防治病虫害,有效降低了农药残留。这份精心的管护换来了榛子的大丰收,105 亩榛子种植地亩均产量达 120至 150 公斤,亩均纯收入平均达2000 元。工作队助力收购 3 吨多榛子,让所有产品都顺利售出,二小组小组长艾合买提·艾买提介绍道,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年中,昌吉地质大队在慰问驻村队员期间,敏锐察觉到村里榛子产业在种植与销售环节面临的困境,种植面积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加上村民营销能力有限,导致效益难以达到预期。基于此,在深入调研历年榛子销售情况后,精心策划了消费帮扶策略。秉持授人以渔的思路,鼓励村民先自主销售榛子,综合考量市场消费群体特征、需求趋势以及产品品质等要素合理定价,并积极拓展农超对接、社区团购等多元销售渠道。后盾单位在此过程中默默支撑,待自主销售阶段结束后,对剩余榛子兜底收购,保障村民收益。这种“自主销售 + 兜底保障”的模式,既激发了村民的主观能动性,又为他们闯荡市场提供了坚实后盾。
初秋时节,榛子丰收,工作队与村民携手化身销售员,将颗粒饱满、营养丰富的榛子送往兄弟单位与亲朋好友手中。在工作队员全力宣传推荐下,朋友圈订单纷至沓来。然而,临近 12 月,仍有三余吨榛子未售出。工作队迅速与后盾单位对接,依照既定帮扶策略,后盾单位果断兜底购买。此举不仅稳固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在消费端,还凭借榛子的优良品质与良好口碑,引发口口相传的广告效应,成功构建起多方共赢的良好格局,为兰杆村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今年,兰杆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紧密配合,积极响应消费端高质量发展号召,全力探索农户绿色产品与消费端的对接路径。通过聚合后盾单位、朋友圈等多方力量,为消费者输送绿色优质农副产品,为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筑牢根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的画卷正在兰杆村徐徐展开。(通讯员:唐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