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基层工作的日益繁重,许多基层干部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各种会议、文件、报表和检查上。一项针对基层干部的调查显示,他们平均每天要花费数小时在非业务性工作上,真正用于实际工作的时间少之又少。繁杂的非业务性工作束缚着基层干部的生产力,真正服务群众的时间“都不够用了”。
基层工作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事业,需要基层干部保持高度的专注和投入,付出艰辛的努力。本应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基层干部,被迫埋在文件堆中,出现在各种会议和检查中。上个月,在2024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座谈会上,一位基层干部代表建议,建立基层工作保障机制,让基层干部将主要精力投入实际工作和服务群众。
除了改革基层工作机制,在基层工作中,防止基层生产力被非业务性因素束缚,要进一步改革基层工作机制,让基层工作回归服务群众的本质。去除文山会海、繁杂报表等降低工作效率的事宜,卸下“牌子”“帽子”等众多负担,在基层工作项目申报、审批,基层工作经费划拨、使用,基层工作成果结项、评估等诸多环节上,不妨认真捋一捋,把可以简化、优化的地方进一步改进,给基层干部尽可能松绑。
除了改革基层工作机制,还要维护基层工作这片净土,还须狠刹基层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基层工作是一项严谨、严肃的活动,必须抵制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行为。让更多真才实学、年轻有为的基层干部冒出来,坚决反对基层工作中的“圈子文化”,破除各种利益纽带和人身依附关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上明确指出,强化基层工作激励机制,坚持向基层授权、为基层松绑。一系列举措对准基层工作中的痛点、要点,为更好地释放基层生产力提供强大支撑。我国许多作出杰出贡献的基层干部,不是在文件里炮制成绩,不是靠“帽子”获取尊重,不是借形式主义赢得喝彩。我们既要涵养不必参加各种会议的基层清朗氛围,也要弘扬专心服务、心无旁骛的工作风气。从评价机制上、经费管理制度上进一步改革创新,不让形式主义有立足之地,让实干主义占据主流。
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基层工作的重要力量。只有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实际工作中,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基层工作的发展。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真正把时间还给基层干部,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群众,推动基层工作的全面发展。(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