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工作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的重要抓手,更是选拔干部、调整干部、激励干部敢为人先、担当作为的重要依据。要紧扣“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用”,以“实打实”的考核结果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新活力,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考什么”,科学设置考核指标,让干部干事创业能够靶向发力
年度考核评测的是全年业绩、工作成效,在考核过程中是否精准到位,关键在于“考核指标”的设立。设立考核指标要把握“差异性”,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占比,考虑到区域特点、发展水平和目标定位的差异,根据地区定位赋予差异化指标权重,推动干部干事创业由“平均用力”向“靶向发力”转变;要突出“灵活性”,考核指标设置要多到基层一线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基层干部和群众所想所需,把最真实的数据掌握在手中,探索基层重点工作与考核的充分融合,合理把握考核分寸,既不会“生搬硬套”上级考核内容,也不会“一刀切”;要坚持“导向性”,聚焦过程导向,精简考核指标以及考核计分点,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相结合、执政绩效和执政成本相结合,靶向发力力求考核内容“立得牢”。
二、聚焦“怎么考”,创新优化考核方式,给干部充分松绑减负
有效的考核方式是提高组织效率和促进个人发展的关键,同时也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确保年度考核有章可循、规范操作。要优化考核程序,从考核工作中看到考核本身仍需完善的地方,对考核方式方法进一步删繁就简、整合优化,力求做到精准高效与简便易行相统一,推动工作更顺畅、管理更到位、考核更有效;要注重视角向下,深入到基层和干部群众中,听取基层意见和乡语口碑,将考察触角从“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多看“风景”少看“盆景”,考出干部“真成绩”“实成果”;要畅通沟通渠道,破解基层与上对接难题,建立各领域考核数据互认共享机制,推动考核数据系统化集成,将考核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结构都毫无保留的展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时发布考核信息,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三、聚焦“怎么用”,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做好考核“后半篇文章”
考核考评只是手段和举措,考出真业绩、评出真才干才是考核的目标和结果,坚持考奖、考用、考育相结合,将考核结果用活、用好方为长远之策。要健全结果反馈,完善结果公开,既点成绩又指问题,不模糊、不遮掩,不留情面、直戳痛处,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开内容和范围,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营造以担当立身、凭实绩进步的良性竞争环境;要结合干部使用,对政治能力过硬、勇于担当作为、实际业绩突出的干部要及时用、大胆用,做到凭发展论英雄、视实绩用干部、比贡献定位次,对年度考核优秀的单位在干部选拔任用、晋升职级、干部调动、招考招录等方面适当倾斜;要结合监督培养,建立“补学”机制,聚焦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点,因材施教分层次、分角度、分类型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工程。针对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在改革创新发展中成绩靠后、差距明显的单位和个人,采用“红黄牌”提醒预警机制,并适时发放提醒函,及时进行纠偏。(中共桓台县委组织部:张天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