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聚焦“一老一小” 托起“朝夕”美好
时间 :   2025-01-21 09:3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忠强 一审:宁基   二审:陈雄   三审:周满荣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对大家关心的就业增收、‘一老一小’、教育医疗等问题,我一直挂念。”实现老有颐养、幼有善育,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现实检验,是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体现。要紧跟民生需求变化,织密织牢民生服务“保障网”,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守护好群众脸上的“喜怒颜”。群众脸上的喜怒哀乐最真实,而与“一老一小”直接关联的养老、教育、医疗问题,则是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唯有紧盯“一老一小”所需所愁,摸清“一老一小”所想所盼,才能更好地提供精准周到服务。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用好党员干部、网格员和青年志愿者队伍,通过家访访谈、家长座谈等方式,深入到群众身边,倾听心声、了解关切、知晓诉求,把日常管护、持续培养、托幼服务等问题兜上来,精准识别“一老一幼”群体的具体需求。


搭建好服务共建的“连心桥”。“一老一小”的赡养抚养负担,对于家庭而言是沉甸甸的担子。人人都能“养得好老”,家家都被生育支持政策覆盖,正是普惠共享的要义所在。以社区资源为主渠道,合理布局功能区域,凸显服务功能,是服务“一老一小”的重要依托。既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作用,整合各类资源要素,打造便民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老年人照料中心、儿童服务中心等服务阵地,精心构建老人的“幸福之家”、孩子的“快乐驿站”;又要完善基础配套,增强功能品质,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普惠性服务,满足“一老一小”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需求。


织密织牢多方合力的“保障网”。用好外力、整合资源才能激发内力、集聚合力,服务好“一老一小”需要各方各面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一方面,在保基本、兜底线、促普惠等方面,政府要加大制度创新、政策支撑、财政投入力度,加快补齐“一老一小”服务短板;另一方面,要动员和支持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引导市场提供多元化的产品服务,加强与养老托育机构合作,倾力提供创新、优质、多样化的养老和托育服务,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一老一小”服务网络。积极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关爱服务活动,推动“一老一小”服务多点开花、见行见效。


“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一老一小”是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守护的两端,牵动千家万户,关乎百姓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准确把握政策、及时回应关切,不断夯实精细化服务基础,必将托举起更多老人的幸福晚年,让更多孩子奔向美好的未来。(贵州省从江县投资促进局:王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