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尾,喜讯连连。12月14日,京津冀创新应用场景共建共享大会在石家庄举行。会上发布了智慧港口、城市地下空间高精度定位导航、智能网联汽车AI语言大模型等一年多来京津冀共建共享“十大场景”,集中展示了河北打造的创新应用场景在推动前沿技术赋能产业升级、助力京津冀协同创新的重要作用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为加快河北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增添了靓丽色彩。
2024年,是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十周年。十年来,京津冀“圈”内的各地和各个领域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指引下,积极融入、主动作为、上门对接、密切联系,开展多领域合作,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医治“大城市病”,都做出了应有贡献。河北作为首都的“护城河”,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省委认为,河北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沿海优势、开放优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重要政治任务,协同大有可为、发展大有作为,创新空间广阔,应该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名副其实地当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排头兵”和“领跑者”,体现河北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十年来,全省上下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同心同德开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局面,打造了许多各具特色、体现时代风貌的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共享共建的“十大场景”就是强有力的见证!
京津冀深度融合发展,关键是树立协调联动的“一盘棋”意识,打破区域界限,消除“区域壁垒”。在这方面,河北坚持敞开大门、一路绿灯、真诚合作、共享共建、实现双赢。从多领域、多行业主动接纳了许多疏解北京功能、缓解大都市压力的各类产业项目。石家庄、唐山、廊坊、沧州、衡水等城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京津冀协同发展,也给河北带来了发展新机。这是有目共睹的。“十大场景”在燕赵大地上悄然崛起,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同发力、密切合作的成果和智慧结晶,展示了较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将成为京津两市大批游客观光旅游的“常态行动”。
更令人欣慰的是,“十大场景”日益成为河北转型发展、绿色发展、释放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和链接环节。河北将以此为契机,着力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最终形成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自去年6月以来,河北以场景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先后发布了179项省级场景,服务企业超千家,促成签约120项,推动528项先进技术成果验证应用。与此同时,这些场景还吸引了一批京津新技术、新产品在河北首试首用,带动了一批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推动了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例如,依托场景,研发在北京、生产在河北的易度河北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将全脑血管造影手术机器人在河北首次应用,并不断迭代升级。目前,他们已取得国内首张血管介入机器人三类注册证,获得152件授权专利,并开始A轮融资,相关产品在多家医院应用推广。唐山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在协作共享场景中,专门搭建了共享制造平台,还设立了3支规模72亿元的机器人产业基金和创投基金,希望借助此次大会,通过“基金+场景+招商”方式,招引更多京津优质企业落地,形成焊接机器人、应急机器人、轨道装备检测机器人三大主导产品链,将唐山高新区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机器人产业领跑者、示范区。衡水桃城区低空文旅运动体验场景,目前已有25家低空产业项目落地转化,形成了以航空运动为核心的“一链九块”产业发展格局,低空产业产值超20亿元;汇聚了196家机器人企业,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机器人产业集群。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通过联合北京新领先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精心开展药品研发,开放处方开发、有效性试验、试生产等场景,仿制药头孢呋辛酯于今年获批上市,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事实胜于雄辩。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的共享共建“十大场景”,确实给河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我们应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以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动力,团结奋斗、勇毅前行,向京津冀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倾力打造更多、更好、更美的中国式现代化场景,以更加辉煌的成就,为“民族复兴、强国建设”不断做出河北的新贡献!(作者许贵元,系国内著名评论员、全国“三农”问题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