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牺牲在防汛一线的“90后”基层干部李东获评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广大党员干部应向以李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好人”们积极学习,照信仰之镜、奉献之镜、奋进之镜,涵养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践行宗旨、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进取精神。
“行程万里,信念如磐”,照“信仰”之“镜”,映初心之光,正“对党忠诚”之衣冠。忠诚是内心的信仰、精神的高地、力量的源泉。“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向往已久之事。”这是李东同志写在入党申请书上的话。毕业后扎根偏远乡镇,以细致认真对待每一项琐碎的工作任务,在防汛大战大考中挺膺担当,危急关头把生的希望毫不犹豫地推给同事……李东同志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党忠诚”的初心,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最好形象。广大党员干部要向李东同志学习,将“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作为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挺起精神脊梁,补足精神之“钙”,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自觉做对党忠诚老实的模范践行者,把“天下至德,莫大于忠”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做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照“奉献”之“镜”,映为民之心,正“人民公仆”之衣冠。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时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背着行动不便的老人协助办理业务,不辞辛苦地奔波数十趟帮助村民解决孩子上学难题,主动上门为残疾户办理低保……桩桩件件,李东同志始终将人民的冷暖挂在心上,把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当作心头大事来办。每当群众提起他,无不流露出深深的怀念与惋惜之情,这份有口皆碑的赞誉和认可,正是他无私奉献、心系群众的最好证明,也是他最为耀眼的答卷。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李东同志为镜,始终把群众的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心怀爱民之情,以满腔热忱和真情实意温暖群众的心,把践行为民服务之志落实到具体行动、身边小事上来,成为群众心中值得信任与依赖的“贴心人”。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照“奋进”之“镜”,映砥砺之志,正“攻坚克难”之衣冠。崇峻不凌霄,则无弥天云。勇于攻坚克难,从来都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途径和强大力量。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在洪流的天灾中,李东同志面对重重困难,啃下“硬骨头”,义无反顾,用担当奉献群众;面对考验,他迎难而上,冷静判断,用智慧照亮生路;面对抉择,他无私奉献,用生命书写担当。李东的事迹,是攻坚克难的典范,是迎难而上的赞歌,激励我们在困境中永不言败,勇往直前。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积极学习李东同志迎难而上、激流勇进的精神,在面对困难时,多一些临危不惧,在面对挑战时,多一些义无反顾,面对考验时,多一些奋不顾身,发挥冲锋在前、战斗在先的模范作用。(山东省荣成市委组织部:岳昕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