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要深刻领悟重要指示精神,“点线面”多维度发力,以严的基调、实的举措提振干部的精气神,让干事创业之花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尽情绽放。
坚持事业为上、人岗相适并重,在选贤任能“点”上精发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只有树立鲜明导向,选好人、用好人,才能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春水”,激发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组织部门要进一步树立实干实绩的用人导向,多维度考虑“该用谁”,全方位考量“谁能用”,真正把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工作成绩优异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在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发光发热。要坚持一线考察,结合蹲点调研工作,采取深入听、现场验、领导评、群众论的方式,全覆盖谈话了解、多渠道集成论证,精准画好知事识人的“全身像”。要坚持人岗相适,着眼事业需要、岗位性质,综合考虑干部专业特长、知识结构、成长履历,推动选拔任用与岗位需求精准供给。
坚持严管厚爱、激励约束并重,在规范行为“线”上狠发力。严管就是厚爱,监督就是保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关心关爱干部、从严管理监督、鼓励担当作为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要坚持严字当头,用好个人事项报告、涉企事项报告、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等监督抓手,紧盯“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干部担当作为情况作为巡察、督查重要内容,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年度考核以及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健全考核结果反馈机制,把敢不敢扛事、干了什么事、干成了多少事、干事效果好不好作为重要评判标准,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细化明确容错纠错具体情形办法,正确区分失误与失职、敢为与乱为,划清负责与懈怠、为公与徇私的界限,切实为实干者、敢闯将的“无心之失”“探索之错”撑腰鼓劲,让干部能够“大胆”放手干事。
坚持思想引领、帮带指导并重,在细化落实“面”上广发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又是首要的。怎样激发干部的积极性,让干部摆正“想为愿为”的工作态度,各级组织部门要树好风向标,引导干部破除心中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犯错就是政绩”“不出彩也不出错”等传统陈旧思想观念,明确“无功无为便是过”的政绩观,彻底斩断既想“躺平”又想“躺赢”的错误思想。要不断提升干部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能力,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的“七个聚焦”和“十四个方面”改革重点,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类分级开展干部教育培训,让干部心中有底、脑中有策、手中有招。经常性开展干部心理健康、心理素质测评,定期开展谈心谈话,了解、解决干部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棘手问题,让干部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干事创业上。(威海市文登区委组织部:朱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