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新时代新征程,改革唯有回应“人民期盼”、依靠“人民智慧”、引领“人民参与”、坚持“人民满意”,才能改到深处,落到实处。
回应“人民期盼”,定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改革方向。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从“板凳会”到“人民建议征集”机制,收集“群众呼声”的方式与渠道更加多元畅通,改革“准星”愈加精准。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解剖麻雀”的能力,把问题“抓在手里”,把需求“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锚定人民“急难愁盼”,切实提升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改革的方向正确,才能使改革真正具有意义。
依靠“人民智慧”,走好“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改革路径。“真心拜人民为师,诚心向人民学习,虚心向人民求教,就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实践力量和理论智慧。”回顾改革开放伟大进程,每一个新事物的产生、每一次的创新与突破都凝聚着人民的智慧。“知屋漏者在宇下”,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广大党员干部要多“问道”基层、“问计”群众,谈感受、话问题、思对策、谋方略,把“土方子”转变成“金点子”。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凝聚改革共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
引领“人民参与”,积蓄“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改革力量。“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从凤阳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新时代矛盾协调处置的“枫桥经验”,人民群众逢山开道、遇水架桥,蹚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深化改革,想要激活“一池春水”、持续“春潮涌动”,就要继续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让人民群众担当改革的“主力军”。广大党员干部更要与群众共同齐心协力、群策群力,争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共同深耕改革“良田”,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坚持“人民满意”,涵养“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改革温度。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对人民群众而言,更便捷的办事流程、更高质量的基层服务、更顺畅的问题解决等等,都是可感可及的改革体验。广大党员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牢记“国之大者”,聚焦发展中的堵点、痛点、难点,深化改革攻坚,突破瓶颈制约,持续推出民生所系、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勇于接受监督,把人民群众的“笑脸、掌声、脚步”当作评分标准,提升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将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把为民造福当作最大的政绩,让全面深化改革的“为民温度”更加可感可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崮云湖街道:张晓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