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切实改进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持续为基层减负。我们既要推动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轻装上阵,干事创业,也要防止少数基层干部借“减负”之名行“躺平”之实。
一、理解“减负”之义。基层减负是减负担,不是减责任、减担当,广大基层干部决不能把“基层减负”当做不作为、慢作为的借口,以减负之名,行惰政之实,而是要找准角色定位,戒掉自身形式主义风气,与上级机关同向发力,共同破解基层工作顽疾。有的基层工作人员,歪曲异化为基层减负的政策精神,反倒以减负为借口,逃避工作责任,放松作风纪律,办事拖沓、效率低下,助长了单位内部“躺平摆烂”的不正之风。
二、以“减负”之名“躺平”就是一种形式主义。干事创业是共产党人的天职使命,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任务重、压力大,每一项都事关群众民生福祉,基层干部身处一线,手握“千线”,决不能把“减负”当作不担当、少作为的挡箭牌,更不能对应尽之责、应抓之事降低标准、放松要求。如果以“减负”为借口,逃避责任担当,对工作推三阻四、拈轻怕重,对正常的工作调度、考核百般推脱、消极抵制,这不仅违背了减负政策的初衷,更是对群众利益的漠视和损害,最终贻误的是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
三、厘清“减负”与“担当”之关系。正确处理基层减负与鼓励担当的关系,是当前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既要实事求是为基层减轻不合理负担,也要严防极少数干部借减负之名行“躺平”之实;既要理直气壮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增加基层负担的行为作斗争,也要鼓励和支持各级党政机关正确履职,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对基层的服务指导。事实上,有些面向基层必须开展的短板弱项工作,不仅不能减、还需加强,不仅不能缓、还需提速。能否做到减轻基层负担与保护实干担当相得益彰,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判断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试金石。
四、“实”干赋能见实效。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广大基层干部要时刻保持奋斗姿态,转变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力戒弄虚作假、躺平摆烂的不良风气;拿出实干精神,敢接“烫手山芋”,敢啃“硬骨头”,敢挑“重担子”,及时为群众疏通“堵点”、破解“难点”、消除“痛点”,确保切实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强化监督问责的同时做好典型通报表扬,既为干部减负、又为实干赋能,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锐意进取。
不把“减负”当“躺平”的借口,确实为基层减负,为实干加分;只有立足实际、真抓实干、追求实效,才能取得减负的实绩,才能收获人民的好评。(从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韦德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