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工作与民生紧密相关,任务艰巨又瞬息万变,可谓既重要又具备挑战性。为切实做好基层治理工作,要在全方位、多层次选优育强基层治理后备队伍上下足功夫,真正培育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基层治理“后备军”,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带动基层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涵养基层治理后备队伍“蓄水池”。为确保政策推进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需以高标准、严要求涵养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两委”后备干部为主的基层治理“后备军”。通过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发动符合条件的基层工作者参与“后备军”选拔,坚持“广开才路、优中选优”的原则,充分考虑年龄、学历、工作经验等因素,将初选人员的政治表现、工作实绩、群众评价等方面以合理的方式进行量化,真正选拔出政治素质好、党性观念强、群众口碑好的工作者,确保“后备军”结构合理、梯次配备。
打造基层治理后备队伍“孵化器”。面对全面深化改革各项要求,各级党组织要精心设计培训课程,不断提升基层工作者的综合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治理环境。积极安排“后备军”参与社区重大活动、重点任务、矛盾纠纷调解等一线工作,通过实战练兵提升其组织协调、应急处理和群众工作能力。实施导师帮带制度,为“后备人员”配备经验丰富的社区党组织书记或优秀党务工作者作为导师,进行一对一、手把手地指导,帮助他们快速成长。鼓励和支持“后备军”在不同社区间进行轮岗交流,拓宽工作视野,丰富工作经验,快速成长为能够解决邻里纠纷、做好基层服务的“多面手”。
激发后备队伍基层治理“内动力”。为保持“后备军”的活力和战斗力,要实行动态管理机制,推动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通过日常考核、年度考核、群众评议等多种方式,对“后备军”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考核结果和实际情况,进行动态优化,让表现突出的“后备人员”在薪酬、培训、晋升以及日常关怀等方面得到优待;对不能胜任的“后备人员”及时调整,确保“后备军”保持最优状态。同时要建立健全试用期考核、网格化管理等制度,确保“后备军”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早日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善治尖兵”。(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委组织部:郭宸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