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会议多,一个接一个,到了岁末和年初,更是会议“高峰期”。一些地方和条条上名目繁多的会议开始“扎堆”,使得基层干部身不由己、且又无奈地被各类杂会所“绑架”。
有一位基层乡镇干部苦不堪言地对笔者倾诉说:“上午参加这个会,下午要参加那个会,明天和后天也有会,双休日也不消停,几乎天天沉在“会海”里 ,整的我们身心疲惫、力不从心,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搞调研、摸实情、抓落实。
事实也如此。在一些地方,不管大事小事、轻重缓急,动不动就开会,似乎不开会就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推动不了工作。而且每次开会都要求单位和部门的“一把手”参加。否则,就说你“不重视”,不免还要挨批评、被“通报”。更令人匪夷所思地是,每次大会小会,总是反复强调“压实责任、抓好落实、兑现承诺”,会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当今,有些领导片面地认为,组织开会就是抓工作、主动作为;不开会好像没干事、不作为。尤其是每到岁末年初这个奋力冲刺、开局起步的黄金时段,会议“扎堆”基本形成了惯例,而且“陪会”的人也越来越多,陪会者就是在主席台上一言不发地“干坐着”,主席台上的领导“面孔”多,自然就显得会议“气派”“庄重”“威严”。其实,都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摆出的“花架子”。但我们不是一味反对开会,有些重要会议必须得开,而且要开好,更要注重会议质量和效果。没有必要开的那些“杂会”,尽量不开,非开不可的可以“打捆”召开“一揽子会”。这样,既省时省力又避免铺张浪费。时下,基层最反感的是“巧立名目”也开会,折腾基层“耍官威”的游戏做法。
实践证明,会风连着党风政风和干部作风。端正会风,就要从精简会议、铲除“会灾”入手。众所周知,文山不削、会海不填,往往形成“会上夸夸其谈、会后无动于衷、消耗基层精力、工作难免落空”的被动状态。中央一再强调,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千方百计减轻基层负担。因此,我们要痛下决心和狠心,从整治“会风”入手,让更多的基层干部从“会海”里解脱出来,以饱满旺盛的精力投入火热的工作实践、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精准落实。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冲刺之年。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基层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阵地”。基层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因此,我们上上下下都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继续做好创新发展这篇大文章,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许贵元,系国内著名评论员、全国“三农”问题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