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到来!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赓续文化基因,厚植文化自信
时间 :   2023-11-28 20:2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纺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假如说经济的主体是物质主富的制造,政治的主体是根本利益的保障,那么文化的主体则是精神家园的耕耘。文化,是民族连续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素养和科技水平的重要保障,传统文化则是民族的认同与归属。我们应当重建文化家园,解决精神的归宿与寄予问题,守住民族文化的根脉,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宏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需要求。
 
一要提高认识,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中华民族创造了五千年的光辉灿烂文化,是具体体现在城市乡村的精神内容功能上,每个城市乡村有其个性,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的独特文化,是一方人的审美、智慧、才华、性格独特的创造,不可替代。民族文化是一个精神环境,是乡土情感和爱国情感的载体,是一方历史经历的活生生的物证。
 
二要加强学习,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华,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要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中华美德。文化传承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精神的寄托和灵魂的归宿。泱泱大国,不曾断代,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在这曲折迂回但又不曾断流的文化潮流中,我们有着无可比拟的文化瑰宝。在月亮山深处的加勉乡,有着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古朴,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民族风情融为一体,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加勉苗族芦笙舞:“苗家无芦笙,过节冷如冰”,这是加勉苗乡的一句俗语。还说:“芦笙不响,五谷不长”,无不显示加勉苗族对芦笙的钟情,加勉苗族芦笙舞已成为本民族一张独有的名片。再如独具特色的加勉民族银饰服饰:加勉乡苗族银饰服饰保持着中国民间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造型上采用传统的线描式,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追求颜色的浓郁度和厚重的艳丽感。居住在这里的苗族同胞,自古以来都保持着自己的民族银饰服饰特色。
 
四要坚持文化创新,为文化发展提供动力源泉。进行文化的创新,就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用好这湾源头活水,用其蕴藏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进行文化创性,要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不能厚古薄今,也不能厚今薄古,进行文化创新,要认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认真汲取其中的精华,发掘其时代价值,增强文化自觉性与文化的自信,增强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按照时代发展需求,对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进行造完善,激活其生命力。我们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运用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舵稳当奋辑,风劲好扬帆。”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拿出只争朝夕的精气神,乘势而上,笃行实干,践行初心使命,认真学习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补足精神之钙,厚植爱国情怀,矢志不渝跟党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从江县加勉乡人民政府:韦秀花)
用户登录免费注册
看不清?点击更换
用户登录免费注册
看不清?点击更换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