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才能自立,自立才能自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培养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才能真正成长成才。
自立是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1986年邓小平会见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时曾指出,“要求全世界所有国家都照搬美、英、法的模式是办不到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必须谨记,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
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气度。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是党历经百余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一部党史就是一部自信自立的探索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照搬照抄”俄国经验到结合中国实际开辟出有别于俄国的革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坚持“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的原则,开辟了一条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自信自立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克服艰难险阻、创造历史伟业的重要法宝。
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失去理想信念就要得“软骨病”。但在党的队伍中,还存在一些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的情况,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有的是非观念淡薄、原则性不强、正义感退化。当前,我们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尖锐复杂的斗争形势。要做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一时一事所惑,就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必须在立场、方向、原则、道路等根本性问题上旗帜鲜明、毫不含糊,从而在错综复杂的形势环境中保持强大定力。(枣阳市委组织部:徐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