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永远端牢自己饭碗
时间 :   2023-10-19 21:2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今年10月16日是第43个世界粮食日。宣传的主题是“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手中有粮心不慌、脚踏实地喜洋洋”,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无论社会现代化程度有多高,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食问题不能只从经济上看,必须从政治上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我国实施粮食安全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当今,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日益复杂严峻、和我国迈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的时代背景下,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意义重大而深远。
  
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是立命之需,是生存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从政策制定和制度体系建设上入手,坚持不断改革创新,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使粮食供给结构持续优化,多元食物供给体系初步形成,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从严格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面落实“菜篮子”“米袋子”责任制,到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千方百计保护耕地资源,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再到在全社会深入持续开展“节约粮食、反对浪费”行动,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物质基础,从而使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发展之路。值得欣慰的是,我国以占世界百分之九的耕地、百分之六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为世界粮食安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大国贡献”。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也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大政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对粮食问题,要从战略上看得深一点、远一点。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因此,大力发展粮食产业是兴粮之策、富农之道,惠民之举、也是长远大计。首先要稳面积、增产量。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努力提高单产,减少损耗率,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打牢粮食丰产丰收的根基。其次要积极培育粮食产业集群,不断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粮食生产和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作用,搞好粮食深加工和精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畅通流通渠道,打通粮食生产最后一公里。四是要统筹做好粮食收购、农资供应、粮食补贴等惠农政策的落实,强化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千方百计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五是依靠“法治护农”,对破坏耕地资源、违法改变耕地性质、影响粮食生产、损害农民利益的种种不法行为,要依法依规给以严厉打击。六是大力开展“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从全国来看,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要坚信“节用裕民、节俭兴国”这一朴素道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大食物观构建粮食安全大格局,方能让中国饭碗更丰盛、更健康。当前,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群众正在从“吃得饱”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因此,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食物结构的需求变化,在筑牢粮食安全防线的基础上,下大力气抓好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推动食物供给由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转变,打通生产、仓储、加工、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加快补齐农产品加工配送和产地冷藏保鲜基础设施的短板,确保多元化食物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夯实粮食安全之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是全国人民和全社会共同肩负的历史重任。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政治定力,任何时候都要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筑牢大国粮仓,端牢自己饭碗,永远利于不败之地!(作者许贵元,系国内著名评论员、全国“三农”问题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