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群众工作时,偶尔会遇到干部抱着不信任的“警惕型”群众,认为干部在处理事情中存在“暗箱操作”,多少有些猫腻。对此,一些基层干部大呼冤枉,自己清清白白,却无端成了“罪人”。一来二往,凸显的是干群信任裂痕。
少数害群之马损伤了干部形象。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些贪腐干部的存在不免损伤了群众感情,破坏了干部形象。对这些个别少数“蝇贪”,当毫不留情予以惩治。同时也有些干部出于好心,本着为民服务的心态开展工作,却被群众误解和怀疑。究其原因,是工作方法出了问题。
做好群众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做群众工作不是件易事。有些干部看到群众心里就犯怵,宁愿隔着电话线,也不愿直接面对群众。一来二去,群众心里就有了想法。当前,“发展进入关键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群众有困惑、有意见、有诉求要反映,这是正常的。干部要正确对待,敢于面对。躲、拖、压都不是办法,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只会火上浇油,引发群众不满。要认真听取各方反映,全面分析问题,特别是要“抓根找头”,搞清主要矛盾,找准问题症结,这才是妥善处理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做好群众工作,要同群众建立深厚感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对群众有感情,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邓小平同志曾深情地表示“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中国共产党人与群众一直是建立在血肉联系的基础之上。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真心实意把自己当成群众的一份子,从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做群众工作,要学会寓于群众、融入群众,学会聊家常,做能“进得了门、唠得了嗑、吃得了饭”的干部。
做好群众工作,要认真了解所想所需。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为了了解群众需求,以拜师求教的态度找农民、商人、秀才等各阶层代表进行访谈,并多次深入田间地头,一边插秧一边调查。做好群众工作,就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法宝,深入了解群众利益和需求。要特别重视信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要把信访作为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作为了解群众愿望和诉求的重要途径,收集好想法好建议,才能打好群众工作的坚实基础。(枣阳市委组织部:徐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