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干部要以学干劲 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时间 :   2023-07-26 11:4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2023年7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扎实开展好主题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指明了方向。以学促干,首先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坚持出实招求实效,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数据造假;坚持打基础利长远,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有的干部政绩观之所以出现偏差,根子在党性意识、宗旨意识不强。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把干事和个人名利捆绑在一起:有的为了获取升迁资本,重显绩轻潜绩、重面子轻里子;有的为了迎合上级、讨领导欢心,热衷于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有的为了给自己留名、替自己立碑,喜欢“做秀”而不是“做事”,热衷于“造势一时”而不是“造福一方”。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把握“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这一重大问题,进一步增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政绩观正确与否,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发展的指导思想,紧紧依靠人民,同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要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就要牢牢把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要求,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众所周知,政绩有显绩、潜绩之分,如果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去追求“显绩”,所得到的只能是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对地方的长期发展、民生的实质改善非但无益反而有害。“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把握好潜绩和显绩的关系,激扬“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善作善成,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异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不要搞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多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惠及子孙的事情。”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就要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必须深刻认识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有近期的,有中期的,也有长期的,要分清轻重缓急,既要全面推进,又要突出重点;既要狠抓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多办打基础、利长远的事,防止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当务之急,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对长期任务,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滴水穿石,久久为功。要把握好潜绩和显绩的关系,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搞现代化建设。(从江县残联:吴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