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民生,吃饭为大”。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党员干部更应该带头宣传保护耕地,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也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重要课题。国家领导多次强调和重申“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足见粮食安全之重要性。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如今我国要实现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的转变,除了依靠现代科技的有力支撑,更重要的是依靠现有土地要素尤其是耕地的充分和有效供给,发挥耕地之于粮食的“摇篮”作用,方可实现中国当代乃至今后粮食更高、更优、更实的最大产能化。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保护耕地是长期和根本保障,因为耕地和种子是粮食的命根子,而耕地又是种子的摇篮。毋庸置疑,没有了土地,粮食便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粮食安全根本无从谈起,“藏粮于地”是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藏粮于技”是新时代新环境下粮食安全的重要和有效方式。试问,若干年后,当子孙后代面对所剩无几的耕地,他们是会得以居住于我们占用耕地建造的美丽房子而沾沾自喜,还是想方设法高质耕种却又苦于没有耕地,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而责骂我们呢?我想答案自然不言而喻,保护耕地是当下,更是长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大鱼大肉、肆意铺张不算厉害,粒米不扔、颗葱无弃更是美德。或者是意识自觉性不强,或者是对于早已习以为常的一些日常不良习惯不加思考和反省,我们一直倡导节约、切勿浪费,可是在现实生活中随意浪费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所以更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光盘行动”,让勤俭节约之“风”“旗帜鲜明”地盛行于大江南北,使“节约粮食”深入人心,贯穿于人们的日常行为、点滴生活中,从有意意识强化到自觉生活习惯的良性转化,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当然,今日之中国,平心而论于至万众者,谈不上山珍海味、玉盘珍羞,至少吃饭是有保障的。时代在进步,条件好了,适当改善一下生活无可厚非,努力提高生活水平也是理所应当,只是我们要坚决抵制铺张浪费,珍惜粮食本身就是一种美德,美德嘉行,更应该铢积寸累。
节约粮食能治标,保护耕地方可治本,两者倡导,更要厉行;要强抓,更要重抓,才能标本兼治,才能真正实现粮食安全的高质量、持久化!
家国天下,江山社稷,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食安全无小事,粮食安全说到底就是国家发展进步、人类健康成长的稳定性、根本性的保障。面对多样化发展、充满着不确定性因素的国际形势,中国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始终稳定国内,进而更加从容、有效地面对国际风云,正可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剑河县自然资源局:李政元)